潮州以政务服务之“变”换企业群众办事之“便”

2025-06-30 09:42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从“能办”到“易办”“好办”“快办”

潮州以政务服务之“变”换企业群众办事之“便”

  “减”出效率,从“来回跑”到“一次办”;“优”出温度,从“被动等”到“贴心帮”……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潮州聚焦“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设施不完善、老百姓办事多部门来回跑”等问题,坚持学在深处、查在细处、改在实处,聚焦政务服务“硬环境+软服务”双提升,将学习教育成效切实转化为解民忧、暖民心的实际行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服务“一站式”

办事最多跑一次

  如何让更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潮州考虑的不止当下,还有长远,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重构“一站式”服务体系。

  潮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客观分析潮州市政务服务“一站式”建设同先进地区的差距,到广州增城、惠州、汕尾等地学习,深入县区和市政务服务各分中心调研,广泛听取市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窗口工作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全市政务服务基本情况,为全面推进全市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奠定基础。

  心中有数,手中才有策,行动才有方。3月下旬,《潮州市政务服务“一站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潮州市政务服务“潮易办”品牌建设行动方案》出台,实施服务场所、服务模式、人员管理、事项标准、制度规范等“五个统一”,紧密贴合企业群众各类办事需求,着力打造就近办、解忧办、集成办、免证办、随身办、智慧办、特色办等“七个办”应用场景,对推进市、县(区)、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一站式”体系建设工作任务作出安排,计划用两年时间使全市政务服务体系面貌焕然一新,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潮州还研究出台工业用地“敞开申报”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工作等多项惠企机制,着力破解产业项目筹建机制不健全,招商引资落地难、企业用地难等问题,依法依规推行产业项目拿地开工投产全闭环集成服务。潮安万洋众创城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70天,刷新项目招商落地的“潮州速度”正是其生动实践。

  从“等待”到“靠前”,服务理念的变化带来服务模式的革新。潮州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组建跨部门服务团队,推行项目专员“全程领办”服务,将筹建服务、供地前准备、技术咨询等要素保障在引进阶段“能办尽办”。

  凤泉湖高新区自项目引进洽谈开始,管委会组建跨部门“全程领办”服务团队,项目专员“全流程”为企业提供精准匹配产业空间、制定个性化筹建报批方案等服务,护航项目快速落地。

  在探索构建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机制的基础上,凤泉湖高新区全力构建“一把手引领”“一个首席服务员对接”“一个工作专班落实”“一个微信群沟通”“一站式服务办理”“一条龙服务保障”形成“六个一”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靠前”转变,助力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建好“硬环境”

热门事项全办清

  政务服务场所面积小、分厅多、功能弱,是潮州市政务服务的硬伤。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不用出街道,一次就能解决,很方便。”近日,家住湘桥区电信路的蔡女士来到凤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体验“一站式”服务后,对升级改造的便民服务中心竖起大拇指。作为全市率先完成政务服务“一站式”体系建设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该中心以全面的功能分区,重塑服务格局。

  “此次改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公安户籍、市场监管、农业规建等11个部门163项热门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受理,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让街道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凤新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李长圆说。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硬支撑”,是实现“一站式”服务目标的载体。潮州加快推进三级政务服务机构场地建设,通过易地搬迁或提升改造等方式优化办事场所,全面提升服务场所“硬环境”。

  ——提升潮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一门式”规划设计,计划将潮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扩容,让更多部门同时进驻到潮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力争早日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优化县(区)“一门式”布局,潮安区加快理顺“一区两中心”的协调工作,提升服务水平;饶平县研究制定新中心建设方案,对各进驻部门的需求进行摸底调查,邀请有关机构对新大厅布局、设备安装进行评估。

  ——推进镇(街道)“一门式”建设,各县(区)确定赤凤镇、黄冈镇、城西街道等镇街作为试点,计划今年底前完成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式”建设。潮安区归湖镇已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升级搬迁工作,群众办事体验感得到大幅提升。赤凤镇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启动内部装修。

改善“软服务”

优化做到细微处

  上班“没空办”、休息“无处办”,汕头揭阳跨市办事“往返跑”,申报材料多次修改提交等,是办事群众长期面临的难题。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潮州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潮易办”特色品牌,以百姓满意度为标准,从文本范本、服务时间等细节着手,切实改善群众办事体验,提高服务效率。

  立足“小窗口”做好“大服务”,深化“先导后办”服务,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服务制度。以办事指南标准化助推阳光审批,组织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为413项高频事项提供文书范本490份,为企业和群众办理高频事项提供清晰指引。

  以往,企业群众上班期间抽不出时间办事,休息时间又无法办理。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潮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周三午间不打烊+周六预约办”延时服务。

  “工作日比较忙,经过预约,周六也能办理业务,太方便了。”近日,在潮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办事窗口,办事群众林先生享受到“周六预约办”延时服务,仅用15分钟便完成办理业务相关手续。

  对于汕潮揭三市的企业和群众来说,从今年5月起,不用“往返跑”就能跨市办理业务。汕潮揭三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共同发布汕潮揭都市圈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三张事项清单的公告。居住潮州的汕头籍市民要办理业务,就近前往潮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汕潮揭”跨域通办窗口即可办理。

  企业扩张厂房面积不够用,办事多个部门来回跑,审批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

  “用地无法满足发展所需,通过一站式申报办理节省企业的时间,效率很高,争取早日拿地开工!”近日,广东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业用地“敞开申报”服务专窗办理工业用地申报业务后连连点赞。

  企业不愁没用地,有数有税就有地。潮州建立工业用地“敞开申报”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线下设立服务专窗,线上开通工业用地“敞开申报”网上申报入口,全天候受理工业企业用地申请,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

  聚焦企业发展所需所盼,潮州推出一系列涉企服务,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

  “全程领办”服务力促项目加速落地,潮州市政务和数据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护航产业项目。5月30日,印发实施《潮州市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

  在审批时间上,潮州坚持做到“能减则减”,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缩减6类项目审批时限,审批时间压缩率超63%,其中,政府投资类由43个工作日调整为34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由28个工作日调整为19个工作日。

  潮州市政务和数据局推进线上线下联动,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创新推出服务园区企业落地、企业参与投标、县域特色经济等高频事项,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缩减办事时间,助力优化潮州营商环境。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潮州特色“一件事”200余项。该做法成功入选“2025数字城市论坛·政府管理创新案例”;证照联办创新做法等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案例入选《广东政务服务百优案例》。

  “涉企服务全天候”,这是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的一大转变。潮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正式上线企业服务在线客服,24小时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和投诉举报服务。截至目前,涉企工单共194张,办结满意率100%。

  简化审批服务环节、优化审批服务流程、规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一次次刷新业务办理速度,一次次提升群众满意度,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是潮州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真实写照。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宗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