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代表团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
各代表团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
大抓产业 大抓项目 加快高质量发展
2月20日下午,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紧扣报告内容,围绕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海洋经济、文旅融合、民生福祉等话题,踊跃发言,共商发展大计。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为民之心、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真正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潮州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潮安代表团:
大力实施优势产业倍增计划
“要突出大抓工业产业,大力实施优势产业倍增计划。”“要深入实施质量立市攻坚计划,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潮安代表团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并就潮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智能卫浴产业从业者,陈放青代表长期关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他认为优势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通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他建议,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和引进优质企业,加强产业服务和市场开拓;要加强产业合作和交流,重视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产业监管和服务,重视产业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今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针对当前“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吴晓红代表建议,应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社会动员体系;凝聚共识,营造积极向上社会氛围;搭建平台,畅通社会参与渠道;强化保障,激发社会参与活力;创新方式,提升社会参与实效,共筑“高质量发展”长城。
关于如何落实“实施质量立市计划,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上加力提速”的问题,林培生代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报告特别提到,要实现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全覆盖。这项工作要求对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质量工作者在企业中的地位,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林培生代表认为,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政府职能部门要为广大企业提供质量官任职培训及制度建立的咨询服务,并制订相应的工作规范。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潮州的产业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
饶平代表团: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林下经济
饶平代表团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及饶平区域特色,围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及林下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饶平县先后荣获“全国渔业百强县”“中国海鮸之乡”等称号。如何实现海洋经济的深度转型升级?陈丽华代表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海洋牧场现代化,构建智慧养殖体系,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促成本地海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海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挖掘潮州海洋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海洋牧场文化旅游景点,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蓝色动能。
王泽豪代表就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发表看法。他提出,应加强本地海域生态调研,筛选合适的海洋生物和微生物群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海洋。他建议精准施策,扶持海洋牧场建设运营主体,引导金融资源汇聚,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强化海洋产业园区积极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准入与退出标准,打造更完整的产业园区。
吴继祖代表则就做大做强潮州单丛茶产业提出建议。他认为,应将茶产业作为重要的生态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给予扶持;开展技术创新,加强与各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依靠茶叶专家和当地茶师力量研究拼配茶技术,推动产品标准化。同时,严格茶叶品质管控,围绕生产信息监测、质量检查与溯源,加快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茶园建设和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引导企业不断开拓新茶饮市场,更好适应消费新需求。他呼吁,持续擦亮“世界工夫茶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深挖茶文化内涵,推进茶旅融合,提升潮州茶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湘桥代表团: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旅游新格局
谈感受、话发展、建真言……湘桥代表团代表围绕经济发展、文旅融合、民生改善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讨论,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近几年,潮州古城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与旅游相关的矛盾也随之增多。如何减轻古城压力,构建湘桥文旅产业新格局?在赖建宁代表看来,应围绕湘桥“中心城区”发展定位,丰富湘桥旅游产品线路。“结合辖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乡村自然景观以及民俗风情,打造文旅体特色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承接古城客流,促进镇村经济发展,逐步构建起与古城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旅游格局。”赖建宁认为,应注意平衡古城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避免过度商业化对古城人文造成负面影响。
许名溢代表是一名餐饮从业者,他关注的是潮州菜产业发展。他建议,以湘桥区为核心,规划“一江两岸”美食长廊,推出“美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美食文旅融合示范区;建立潮州菜标准化体系,制定《潮州特色餐饮服务规范》,对食材溯源、工艺流程到服务礼仪全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让游客既能品味美食又能感受文化;设立“潮州菜青年厨师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品牌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培育青年厨师人才,让潮州菜工艺后继有人。
民生议题同样受到代表关注。丁鹏歆代表提出,要关注“一老一小”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公益性定位、专业化运营、社会化参与,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推动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来自基层的郑阿纯代表提出修改《潮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管理办法》《潮州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建筑设计方案规划要求》的建议,她希望能进一步明确制度,使其更有可操作性,确保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这一惠民政策更好落到实处。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育杭 黄慧 蔡婧怡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育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