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
汇聚智慧探索发展新路
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
昨天上午,参加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在政治上有高度、内容上有深度、为民上有温度、担当上有态度。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委员们立足各自行业、各自领域,谈感想、献良策、话发展。
借文旅市场热潮 大力开发非遗文创产品
潮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潮绣、木雕等潮州非遗更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2025年春节假期,潮州文旅火爆出圈,潮州大锣鼓、英歌舞、潮绣等潮州文化元素惊艳亮相央视春晚,潮州古城英歌舞还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进一步提升了潮州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借势文旅热潮,发力非遗文创产品,推动潮州非遗发展?
在谢秀华委员看来,潮州文旅市场的繁荣,为非遗文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她提出,加大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并借助职业院校、文化机构等平台构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体系,以提升其技艺与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施“非遗进校园”项目,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在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方面,建议引入专业设计团队,定期举办文创产品设计竞赛,并借鉴如“生活在左”品牌成功挖掘中国非遗服饰马面裙元素、推出高附加值文创产品的经验。此外,还需搭建电商平台,组织线下体验活动,强化品牌合作与联名推广,以拓宽市场渠道并加大营销力度。
同时,谢秀华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非遗文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与政策保障,对从事非遗文创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打造潮客畲及两岸交流融合发展示范带
建设潮客畲及两岸交流融合发展示范带,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蓝泽敏委员建议,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引领、企业积极作为、社会组织协同助力、广大民众踊跃参与的多元合作模式,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示范带建设。
蓝泽敏指出,凤凰山区域的特色产业——茶产业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之一。“要注重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市茶产业向现代化、品牌化发展。”蓝泽敏认为,可通过加强各茶企茶叶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持续提升凤凰单丛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蓝泽敏建议,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全力打造茶文旅康养综合体。可以现有的潮州凤凰茶博物馆、畲族文化综合体验馆等成果为依托,持续深入探索凤凰山特色茶产业与畲族文化和潮州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拓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也为文化传承与交流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方面,蓝泽敏建议,可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同胞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组织研学旅行,让台湾学子深入潮州的古老街巷、传统手工艺作坊,领略潮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手工技艺;举办高规格的经贸合作论坛,为两岸企业搭建沟通桥梁,促进互利共赢。
将“侨”优势转化为新发展动力
潮州是著名的侨乡,拥有庞大的海外侨胞群体,潮商在全球更是享有盛名。长期以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潮州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将“侨”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
吴小宜委员建议,大力推进华侨博物馆建设,广泛收集海外华侨心系家乡、助力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集中展示海外华侨的拼搏奋斗故事与浓浓的爱国爱乡情怀。在讲好侨乡故事的同时,激励侨胞回馈桑梓,汇聚华侨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潮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孙少珊委员则表示,2025年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潮州举行,潮州应抓住这一契机,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加强系统谋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充分激发归潮侨胞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热情。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莹 丁玫 陈婕 翁烨凰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