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环境美、经济强、城乡兴” 打造渔工贸游一体港产城融合的水产专业强镇——专访饶平县汫洲镇党委书记黄少锋

2025-01-14 10:09
发布单位:潮州日报
【浏览字体:

  饶平县汫洲镇素有“大蚝之乡”的美称,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的牵引下,人居环境向美而行,水产产业向新而兴,一幅宜居宜业美丽圩镇画卷正徐徐展开……

  “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汫洲工作,既对近年来我镇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取得成效进行充分肯定,也对我镇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我们深受启发,备受鼓舞。”汫洲镇党委书记黄少锋表示,汫洲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慢进亦退”的危机意识,围绕“环境美、经济强、城乡兴”,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典型镇村培育等工作,以典型镇创建带动汫洲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致力将汫洲打造成为渔工贸游一体、港产城融合的水产专业强镇,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进步。

14598_ccb93717-cb03-4bc1-9548-296b0a6f793d_l.jpg

专访现场。

  攻坚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圩镇

  杨燕芳:锚定创建省典型镇目标,汫洲镇努力攻坚人居环境整治。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哪些工作来推动全域风貌提升?下一步工作计划是什么?

  黄少锋:人居环境整治是汫洲镇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最大短板。近段时间来,我镇全力推进圩镇风貌管控工作,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房屋外立面、道路、河道、公园、农贸市场等公共空间的优化升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个三”攻坚行动,不断完善垃圾收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地块,打造了便民小景观、公共停车场和青年林等美丽示范样板,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逐步改善“停车难”“绿地少”等问题。

  接下来,汫洲镇将多措并举推进典型镇培育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圩镇。

  一是补齐美丽示范“加分项”。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向“七个N”扩展延伸,高质高效完成房屋外立面提升,谋划推进“今冬明春”乡村绿化工作,聚焦“四旁”“五边”、闲置地块等及时增绿补绿,全方位提升圩镇风貌品质。

  二是减少问题短板“减分项”。全力以赴打好“三个三”攻坚战,全力巩固前期“三线”整治成果,抓好圩镇“六乱”管控,彻底整治房前屋后蚝壳杂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顽瘴痼疾,及时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健全完善卫生保洁、污水治理等长效管护机制。

  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组织发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推进“美丽庭院”、“四小园”建设。强化宣传引导,动员辖区企业、沿街商铺自觉美化房屋外立面,结合积分制等鼓励群众主动参与房前屋后整治提升,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始终坚持“以渔富民”

  做优做强特色水产产业

  杨燕芳:近年来,汫洲镇坚持耕海牧渔,打造水产专业强镇,形成了哪些特色亮点?将如何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黄少锋:汫洲镇靠海而居,渔业物产丰富,海洋捕捞、养殖规模居全市首位,尤其是吊养的大蚝远近闻名,被评为“中国·汫洲大蚝之乡”。近年来,汫洲镇聚焦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完成5艘渔船“木改钢”,拆除老旧木质渔排4073格,建造重力式网箱40口,租赁县振农投塑胶渔排1500格,推动3家企业入选省级水产养殖示范区名单;大力发展水产预制菜产业,推动2家企业参与县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打造“蓝色粮仓”。

  汫洲镇将始终坚持“以渔富民”,突出专业镇定位,做优做强特色水产产业。

  一是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按照“疏近用远”要求稳步清退禁养区、限养区违法违规养殖渔排,提速推进渔船“木改钢”、渔排“木改塑”等工作,加力推动深水重力式网箱建造,不断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

  二是助推水产产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水产预制菜、水产品冷链物流和农村电商产业。加快“汫洲大蚝”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步伐,探索蚝壳资源化利用,打造全产业链条。

  三是丰富多元消费业态。加快改造红山水产市场、海源水产市场,盘活友和国际市场,打造粤东最大水产品集散中心。深度挖掘“渔文化”内涵,完善澄饶联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休闲渔业,策划举办大蚝节、开渔节、海鲜美食嘉年华等活动,打造特色滨海文旅项目,推动渔文旅融合发展。

  坚持兴港强产活城

  加快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杨燕芳:汫洲区位条件优越,又拥有渔港、码头、产业园,将如何发挥好这些禀赋优势,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黄少锋:汫洲镇有国家一级渔港三百门渔港、5600亩的潮州港小红山产业园、潮州港三百门集装箱国际码头,毗邻省级六合产业园,10公里范围内可抵达县城中心、高铁站、高速出入口,“港产城融合”发展优势明显。

  汫洲镇将做好兴港、强产、活城三篇文章,加快形成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一是发挥枢纽作用,增强港口辐射能力。加快潮州港三百门港区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全力推进三百门渔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常态化做好三百门渔港及周边市场风貌秩序管控工作,服务好漳汕高铁、创业大道等通道建设,推动港口高效发展。

  二是吸引产业集聚,壮大临港产业经济。加快推进潮州港小红山产业园建设,完善园区功能配套,锚定港口物流、水产品加工及预制菜、冷链仓储及临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推进增资扩产,塑造特色临港产业优势。

  三是抓实重点项目,完善城乡功能品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逐步推进65项重点谋划项目。聚焦人居环境,持续推进房屋外立面、汫北社区红色文化示范街区、下园村风貌提升等项目。服务滨海文旅发展,一体实施三屿场入场道路、观光码头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长者饭堂、“微心愿”、文娱活动等实事项目,全面提升镇村公共服务水平。

  文/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燕芳

  图/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锶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