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海丝文化 坚持向海图强 ——北海市打造向海经济,写好海上丝路新篇章的启示

2024-10-15 10:24
发布单位:潮州日报
【浏览字体:

  当前,潮州正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做大做强临港产业,高水平建设“蓝色海洋经济带”。跨越千里,与潮州同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广西北海,正深耕海丝文化,发展向海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能”。近日,潮州日报社采访团走进北海,调研采访向海经济发展情况,为潮州开创新时代海洋强市建设新局面取经问道。


73291728953449875.jpg

北海市海上养殖金鲳鱼收获场面。 许振国 摄


  东汉波斯陶壶、深蓝色玻璃杯、金串饰、褐色缠丝玛瑙、绿柱石水晶混合串饰……这些文物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走进北海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仿佛穿越回到那个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诸国频繁商贸往来的繁华汉代合浦。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1984年,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40年弹指一挥间,因海而生的千年海丝古港,如今正奏响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奋进新乐章,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文旅和港口物流等产业齐足并驰,向海经济跑出“加速度”。

  港口是连接陆海的枢纽,是牵引向海经济发展的龙头。铁山港地处广西沿海“金三角”,是广西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

  走进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在北部湾港北海码头,万吨巨轮靠泊在岸,集装箱装卸作业高效运转。记者从北部湾港北海码头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北海码头已实现10万吨级散货船舶的常态化接卸,今年1至8月,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865.96万吨,同比增加8.52%。预计到2025年,北海码头将具备亿吨大港规模。

  铁山港区副区长罗虹介绍:“近年来,我们聚焦‘提效降费优服’,首推大宗商品‘即到即检、即检即卸’通关模式,实现通关智能一体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卡口通关实现全智能无人验放,正式跨入‘秒’时代。 同时,及时解决口岸开放中遇到的难题,持续推动北海港口建设,降低港口收费,优化口岸服务水平,加快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向海洋经济纵深发展。”

  这些年来,北海市持之以恒优环境、抓招商、上项目、强产业,积极推动海工装备和深远海风电等产业实现新突破,不断探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水区”,向海之“心”,历久弥坚。

  除了沿海工业,北海的滨海文旅业也是活力迸发。采访团来到北海银滩银沙逐浪区,调研北海银滩提升改造等情况。2019年,北海投资1.3亿元,启动北海银滩中区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修复沙滩岸线3.1公里,十里银滩重新连成一片。2023年8月,银滩海湾以其“环境之优、生态之美、治理之效”,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此外,北海还获评“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5250万人次、增长97.9%,实现国内旅游消费663.8亿元、增长116.7%。银滩、老街、合浦汉闾文化园、海丝首港等游人如织,“鲸现涠洲”“鹭栖红树”成为打卡美景。今年还将开通北海至越南邮轮航线,北部湾邮轮帆艇产业开启新篇章。

  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方面,北海市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北海沙虫、合浦南珠等5个海特产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全国唯一的沙虫、象鼻螺人工繁育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锯缘青蟹、象鼻螺种苗生产基地。北海市还发挥海鸭蛋资源优势,建成海鸭蛋产业园,“产加销”全链条发力,推动海鸭蛋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今年北海海鸭蛋首次走出国门,实现产品出海新突破。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到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新高地,北海城市血脉里早已根植开放基因,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对外开放40年来,北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乘风破浪、千帆竞发,为振兴广西、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时代力量。

  记者手记

点燃向海图强“蓝色引擎”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北海之行颠覆了笔者对北海仅是个旅游城市的“刻板印象”,北海向海经济产业发展得这么好,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文旅和港口物流等产业齐足并驰,是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生动写照,北海的向海经济发展经验,值得潮州学习借鉴。

  潮州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动能新”发展海洋经济,发挥华瀛、益海嘉里两个百亿级项目带动效应,发展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港口物流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集海水种业、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农村电商、滨海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纵观北海的发展经验,我们清醒地看到,北海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不论是发展基础还是国土面积、人口总量(约189万人)都处于劣势,但北海敢于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光伏产业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有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必须坚持敢为人先、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发展先机,实现弯道超车、赶超跨越。潮州可以进一步健全支持临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推动一大批产业项目抢抓机遇、加快建设,点燃向海图强“蓝色引擎”。

  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必须优化服务、马上就办,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今年来,潮州市招商工作创造了不少“加速度”,总投资24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项目签约落地用时仅70天;华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生产项目从意向落地到拿地开工仅用88天。今后工作中,潮州可进一步增强这种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持续做到“干就干最好、能快就不要慢”。

  此外,潮州与北海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座城市同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在古代海上贸易繁荣时期,一艘艘盛载着货物的商船从潮州、北海扬帆起航,架起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沟通的桥梁。潮州与北海可深耕海丝文化、加强双城联动,通过两地的媒体力量展现两地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将两座城市的精彩故事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佳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