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丰富乡村文化空间内涵 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效能

2024-10-10 11:21
发布单位:潮州日报
【浏览字体:

  敬老院的老年人在乒乓球桌上挥洒汗水,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活力与乐趣;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课室里体验指尖上的非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文化广场上的年轻人则在篮球场上尽情奔跑,展现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共同绘制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画卷。这是记者近日在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采访时看到的场景。

85091728521218091.jpg

大吴修德幼儿园教室里,孩子们学习“大吴泥塑”制作技艺。 林宗楷 摄

  近年来,大吴村作为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样本村,在环境整治、文化传承、拓宽文化空间等方面下足功夫,让广大村民享有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进大吴村,村道平坦整洁、商铺林立,村里房屋错落有致,绿树红花相互掩映,整个村容村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在大吴村康园中心,几位老人正趁着空闲打打乒乓球,锻炼健身,累了便围坐一起喝茶聊天,享受悠闲的“慢生活”,甚是惬意。

  “康园中心给村民提供了新的文化空间,我们老年人有时候就来这里打乒乓球、唱潮剧,小孩周五或周六就来学锣鼓和弦乐。”大吴村村民吴克孝感叹,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吴村全力优化乡村文化空间设施,充分利用各类场地,拓宽公共文化活动空间面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建设了小公园、健身广场、康园中心、秀英公园、外环南路绿道等一批公共场所,用于举办乡村篮球联赛、文艺汇演和节日庆典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村民享有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新建成的大吴修德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大吴泥塑”。大吴修德幼儿园教学主任洪佩纯介绍,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幼儿园开展了教育性主题活动,从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这五大领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结合大吴本土泥塑文化和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展“与泥相约”的园本课程,让幼儿在玩泥巴中了解、传承家乡的非遗文化。

  大吴村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侨胞有2000多人。广大侨胞心系桑梓,投资建设了秀英医院、松昌中学、松昌实验学校、大吴修德幼儿园等一批民生项目,给村民及邻近乡镇群众带来诸多便利。

  大吴村以“侨”架“桥”,凝聚侨心侨力,积极加强侨文化保护传承,打造侨文化宣传阵地——“侨文化长廊”;同时以乡谊亲情为纽带,把海外华侨华人紧密团结起来,形成独具本地特色的乡村文化空间。

  “大吴村支持和鼓励利用华侨故居、旧居、侨捐公益设施等建筑,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在保持历史建筑风貌基础上,赋予当代的功能,与乡村文化生活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百米观一景、百米有一史的文化特色景观。”大吴村党总支部委员吴淙冰表示。

  依托本地特色,整合公共服务设施,大吴村打造了一个有特色、有品位、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空间,在丰富乡村文化空间内涵、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效能方面取得新成效。

  谈及未来发展的思路,吴淙冰表示,大吴村将深入开展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和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着力打造和美乡村,因地制宜建设停车场,规范村内的交通秩序,同时打造一批融入乡土文化的民宿民居,让更多的旅客能在本地驻留、游玩。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慧 林宗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