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不我待——“三大战役”系列评论之三

2021-12-17 09:31
发布单位:
【浏览字体:

  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创新方法、改革攻坚、放下包袱、提速发展,还潮州人民“心平气顺”“公平正道”,这是一种胆识,一种魄力,充分展现了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适用法律法规不健全,历史遗留问题往往很难解决。然而,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永远遗留,有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问题、推诿扯皮,对“旧账”视而不见、避之不及,以致于“旧账”拖成了坏账、呆账、烂账、死账。潮州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时间长、危害大,让群众深受其扰、不堪其苦,需要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拿出切实举措,将遗留问题解决在当下、化解在现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潮州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迎头赶上,必须凝聚各方面力量,汇聚强大发展动能,而这有一个关键制约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破解的关键时刻。

  营商环境问题不破解,潮州将永远被挡在发达城市门外;“村改”问题不破解,“实业兴市”将无从谈起;基础设施工程占用村集体用地,承诺划留用地不解决,失信于民将使未来建设征地举步维艰;韩江新城的瓷泥厂问题不破解,新城将一直笼罩在阴霾之下;枫江水体污染问题不破解,潮州山水谈何“秀水长清”;城中村消防问题不破解,火灾隐患将一直成为城市的“定时炸弹”;断头路及地下管网不打通,城市内涝问题将在暴雨过后准时上演……

  历史遗留问题是潮州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最大拦路虎。这些年,潮州背负不少沉重的历史遗留包袱前行,不仅走得慢,而且步步维艰。实践证明,发展变革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勇于直面问题,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以迎难而上的决心打好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战役,才能真正做到放下包袱、提速发展。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往往也极为困难。一方面,历史遗留问题经过时间沉淀、各种因素交织,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背后还可能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牵扯范围广,涉及人数多,有可能伤筋动骨,阻力极大; 另一方面,个别领导或不愿为前任“背锅”,或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鸵鸟”心态,破解难题的积极性不高。

  越是难以解决,越要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长、牵涉方面多,如果不切实加以解决,就会越拖越大,越拖越难,陷入恶性循环。这不仅会影响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还会辜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影响建设现代化潮州的信心。因此,面对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敢于动真碰硬,决不能搁置一旁,把它继续留给历史。

  破解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一批实干型的党员干部。对地方发展来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之所以成为“老大难”,一方面与矛盾和问题的复杂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有领导干部不敢为、不善为、不想为的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化解复杂矛盾,需要提振干部的担当精神和提高实践本领,通过深入细致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完善机制的目的。为官要有所为。只要广大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不断增强为民服务、为民担当的意识和能力,必定能做到破解难题、提速发展。

  破解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痛下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坚定信心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决心,拿出不怕难、难不怕、怕不难的态度,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果断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做到历史遗留问题不解决不放手、解决不彻底不松劲、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破解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标本兼治。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善于用历史眼光审视问题,把准历史遗留问题的“脉”,正确区分问题的根本原因与一般原因、深层原因与表面原因,明确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向和思路措施。要大力发扬求实、唯实、务实、落实的钉钉子精神,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在当下。

  本报评论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