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潮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关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一周年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连日来,全市各县区“一把手”认真研读市委报告,深刻领会报告的重要精神。大家一致认为,报告立意深远,举措扎实,既总结潮州市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又擘画了发展新蓝图、新愿景,为潮州市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路径。
接下来,他们将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学习宣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在更高起点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潮州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市委常委、饶平县委书记陈跃庆:
坚决扛起主战场责任 构建活力湾区经济体系
潮州日报记者 吴育杭
“报告着眼全市大局,科学锚定现代化潮州目标任务,提出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蓝色海洋经济带、绿色生态发展带‘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饶平作为‘蓝色海洋经济带’主战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重大发展机遇,市委常委、饶平县委书记陈跃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坚决扛起“蓝色海洋经济带”主战场、冲锋队责任,谋划建设活力潮州海湾,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湾区经济体系。
近年来,益海嘉里(金龙鱼)潮州粮油生产销售基地、华瀛LNG、华丰中天LNG、海大集团生物饲料潮州加工基地、大唐发电、华能风电、海山风电、广州港务、厦门港务等大企业大项目相继落户饶平,给当地经济带来活力与生机。对此,陈跃庆表示,将发挥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潮州港的优势,统筹海陆产业链布局,借助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益海嘉里(金龙鱼)潮州粮油生产销售基地、华瀛LNG等大企业大项目龙头带动,大力发展临港清洁能源、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存储、海工装备制造、粮油糖食品加工、现代港口物流,并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推进滨海旅游、深远海及高密度工厂化水产养殖,努力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把“蓝色海洋经济带”打造成为饶平乃至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坚持基础先行,加快完善潮州临港产业转移工业区、樟溪低碳工业区等“八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园区商业中心、通用厂房等配套设施,以园区“提质扩园增效”助推蓝色海洋经济“提速崛起”。
“四个打造”中,提出了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高地。饶平作为全市唯一的滨海县区,岛屿、岛礁众多,岸线长达136公里,发展滨海旅游条件优越。陈跃庆建议,我市要立足全域旅游发展大局,深挖海洋资源禀赋,加快汛洲岛力诚博物馆文化小镇、西澳岛黄嘴白鹭观赏基地等滨海旅游目的地打造,谋划海上游艇休闲、海钓休闲产业,大力发展滨海特色旅游,推动与古城、凤凰山茶旅走廊等特色文旅景区串珠成链,打造粤东滨海旅游胜地。
陈跃庆坦言,将抢抓市委打响“资源配置优化”战役契机,深入谋划国资平台经济发展新路子,扎实推动饶平县“城建投”“园区投”“农业投”“三大国资平台”组建运营,实现国资平台效益最大化,破解政府项目建设资金难题。积极对接“双区”“两个合作区”制度规则,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堵点,坚决打好打赢营商环境翻身仗。坚持工业为王、制造业为先,深入开展大招商工作,实施上门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通过提升大招商的效果来倒逼营商环境优化。同时,加快完善“3+3+1+1”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统筹推进漳汕高铁饶平南站、大潮铁路(疏港铁路)、大潮高速至潮州港金狮湾港区延长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潮州段、饶平通用机场、潮州港“码头群”等重点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做强“空铁高港”功能集成,着力打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形成辐射梅州、赣南、闽西等地区的现代港口物流基地。
“党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事业的鲜明特征和最大优势。”陈跃庆指出,市委报告在强化“一大引领”方面,提出了7项具体措施,为我们做好“党建引领”文章提供了方向指引。下来,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构建“一城一廊一海湾”饶平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现代化凤江新城、黄冈河生态廊道、活力潮州海湾,推动饶平高质量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发展的蓝图徐徐展开,涌动着奋发赶超的建设热潮。陈跃庆表示,接下来,饶平上下将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接续奋斗,以构建“一城一廊一海湾”饶平发展新格局为引擎,奋力开创苏区饶平高质量加快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贡献饶平力量。
潮安区委书记庄朝惠:
突特色强优势激活力 奋力建设美丽新潮安
潮州日报记者 吴冰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在产业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队伍作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潮安区委书记庄朝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在庄朝惠看来,特别是一年来,潮安区围绕转型升级抓落实、促提升;改革开放抓落实、促深化;民生福祉抓落实、促成效;乡村振兴抓落实、促示范;保护传承抓落实、促繁荣;生态建设抓落实、促整治和党建引领抓落实、促治理,制定形成涵盖87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的贯彻落实意见,开展“迎国庆开新局攻坚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潮安高质量发展。
庄朝惠表示,接下来,潮安区将围绕市党代会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强优势、精准发力、全力以赴促提升,当好市委美好蓝图的“施工员”,奋力建设创新驱动产业美、城乡融合环境美、绿水青山生态美、共建共享生活美、繁荣昌盛人文美、开放包容格局美的美丽新潮安,为我市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贡献新的潮安力量。
在打好“三大战役”方面,潮安区将以“不脱一层皮决不罢休”的斗志,在前期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深化工作办法,进一步找准干部思想作风存在的“八种表现”,全方位摧毁因循守旧、不合时宜的思想禁锢,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推动发展实现大突破。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担当精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回避问题、不害怕困难,向划留用地、涉企问题等“老大难”问题和掣肘发展的瓶颈开刀,从更深层次推进发展改革、以更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牵引带动民生短板项目等重点领域改革,更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清障开路。以“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决心毅力打好资源配置优化战役,力争在国企国资改革、投融资改革等涉及资源配置优化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为潮安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是发展之本。庄朝惠表示,潮安区将突出打造制造业强区,坚持“实业强体”,强化创新引领,推进设备换芯、机器换人以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和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等举措,破解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引领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借力申报省级高新产业园区的契机,努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全面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造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中集聚新高地,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潮安区将突出打造更高水平文化潮安,加大非遗传承保育活化力度,全面加强古寨、古村落、旧祠、旧书院以及工业遗址等文化遗迹普查和保护。全方位加强凤凰山、龙湖古寨、桑浦山“三大人文景观带”建设,串联人文景观,推进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突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加快推进凤凰山茶旅走廊建设,用好自然禀赋,形成绿色生态屏障,打造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引领带动全区实现乡村振兴。
庄朝惠表示,潮安区还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新门户,以高铁潮汕站站南广场升级改造、粤东城际铁路、潮汕大桥等项目建设为牵引,加快“一核两翼三带三平台”建设,推进新一轮交通大提升,积极对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融入“汕潮揭”都市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提速。
“办好潮安的事情,完成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关键在党。党是领导一切事业的核心力量。”庄朝惠说,潮安区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深化全域党建“强基·增信·聚力”工程,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大抓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努力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向市委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湘桥区委书记曾俊喜:
一马当先奋勇前进 扛起中心城区首位担当
潮州日报记者 丁玫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为谱写潮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动员令。湘桥区委书记曾俊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带领全区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党代会精神上来,坚决扛起中心城区的“首位”担当,以改革思维促发展,满怀信心、振奋精神、释放活力、淬炼能力,一马当先在潮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听了报告后,我强烈感受到市委感恩知恩报恩的强烈政治自觉,感受到市委直面问题、敢于斗争的勇气决心,感受到市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倍添干劲。”曾俊喜表示,湘桥区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围绕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个打造”,强化“一大引领”、打好“三大战役”、推进“六大提升”工作部署,起而行之、感恩奋进,努力建设布局更优、功能更全、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中心城区。
立足新格局,为“一江两岸”联动发展赋能添彩。在金色韩江发展轴中找准定位,坚持西岸提质融合,东岸扩容聚气。全面实施古城提升行动计划,高标准实施街巷改造提升,加强街区管理、业态引导和交通整治,打造典雅美丽的“山水宋城”。科学规划韩江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重要产业落地,有序承接人口转移,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新区。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加快“三旧”改造项目建设,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整体风貌提升,全面提高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社会文明度和公共安全度,打造功能齐全的城市中枢。
对标新目标,为全市实现“四个打造”贡献力量。着力“强产业”。坚定不移走“实业强体”之路,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提升,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园区扩容增效和村级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产业发展高地。着力“兴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繁荣文化事业,培育文创产业,提振文旅消费,以高度自信打造文化强区。着力“优环境”。做好事权改革“后半篇文章”,用好下放职能,全力解决好划留用地等历史遗留问题,以瀛洲控股集团国有投融资平台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平安法治的发展环境。着力“抓治理”。坚持党建引领,促进社区“大党委”和街道“大工委”建设,以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创新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打造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落实新部署,为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奋发有为。发展蓝图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湘桥区委将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全面提升干部的学习力、专注力和执行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努力把工作标准调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到最佳,把办法措施调到最优,营造大干快上浓厚氛围,推动各项工作快推进、快落实、快见效,奋力推动市党代会工作部署在湘桥落地见效,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潮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枫溪区委书记吴维凯:
笃定心志砥砺奋进 推动市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
潮州日报记者 李灿霞
“在认真听取了市委报告后,我深有感触,备受鼓舞。”枫溪区委书记吴维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市委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绝对忠诚的政治意识,赋予了潮州更加宏伟的发展目标、更加明晰的发展方向,激发了干群赓续血脉的精神斗志、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是一份昭示希望、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此外,市纪委工作报告紧扣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五点体会”深刻到位、内涵丰富,“六方面建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将为持续巩固发展潮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吴维凯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枫溪区将迅速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的行动热潮,立足发展所需、未来所向、群众所盼,找准定位、理清思路、明确路径,围绕我市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现“四个打造”奋斗目标,在市委强化“一大引领”、打好“三大战役”、推进“六大提升”工作部署的推动下,笃定心志办好枫溪自己的事,奋力以区委“1+2+3”工作安排的落实执行,推动市党代会精神在枫溪落地见效,为我市在更高起点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奋力谱写现代潮州新篇章贡献枫溪智慧和力量。
那么,枫溪区具体要如何做呢?吴维凯说,枫溪区将紧扣“一大引领”,全面推动党建提质增效。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充分发挥“一体化”考核等引导激励作用,推动意识形态、选人用人以及正风肃纪反腐等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全面落地,确保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大局、与中心工作一体推进;紧扣“三大战役”,纵深推进枫溪自我革命。要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全面掀起思想解放大学习大讨论,深度审视枫溪建区25年的发展历程,反思制约枫溪发展的根源问题,重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敢拼、敢作敢为的精神和斗志。以问题导向破除瓶颈制约,深入开展问题大排查、顽疾大整治、工作大提升行动,果断向积存多年的历史遗留、资源配置等顽瘴痼疾开刀,确保啃下一批“硬骨头”、解决一批“老大难”、盘活一批“新资源”;紧扣“六大提升”,奋力开创发展崭新局面。在优化提升城乡环境、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的同时,聚力推动以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再造和乡村振兴发展的重点突破,为枫溪发展开路破局,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装备应用、新材料创新、新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建设,以“工改工”“工改商”“工改住”为抓手,持续攻坚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和低效用地开发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最后要坚持“整村改造、连片发展”导向,集中资源力量打造田头何村乡村振兴“枫溪样板”,加紧完善“白龙岗”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带规划建设,全力开创“特色产业+文化体验+美丽乡村”的乡村振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