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地处广东“东大门”,拥有黄金海岸线和连绵起伏的凤凰山脉余脉,“山海相拥”的地理禀赋孕育了丰富的“土特产”。近年来,饶平县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在海上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在陆上加快培育单丛茶、狮头鹅、荔枝等特色产业集群,并巧用“网络强村”这把“金钥匙”,让山海“土特产”通过电商直播等数字纽带走向全国,让“山海经济”在网络时代焕发新生机,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饶平县浮滨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岭头单丛茶”独特的清香。 饶宣 摄
逐梦深蓝:深耕海洋牧场筑起“蓝色粮仓”
饶平县拥有533平方公里的海域、136公里的岸线,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渔业百强县”“中国海鮸之乡”“中国汫洲大蚝之乡”等称号。近年来,该县坚持靠海吃海,聚焦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在海水育苗、网箱养殖、临港产业等领域持续发力、攻坚克难,将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蓝色粮仓”在向海图强中加速崛起,奋力绘就海洋经济发展新图景。
立足全省最适合开展海水育苗的海域优势,饶平县在巩固虾苗、鲍鱼苗等传统海水育苗产业基础上,加快总投资8000万元的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建设。2023至2024年,该良种场累计培育花鲈鱼苗约8000万尾,其培育成效连续两年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当地按照“疏近用远、优近拓远”理念,清建并举推进近海传统渔排“木改塑”和深远海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累计清拆传统木质渔排超2.7万格、投放新型环保塑胶网箱(含改造)约1.6万格、投放520口重力式深水网箱,成功实现深远海深水网箱养殖“零”的突破。
“蓝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网络销售渠道的拓展。饶平县以“网络强村”行动为契机,在柘林、大埕、所城等沿海镇推进“海洋牧场+电商”试点,构建起“养殖基地+电商合作社+物流冷链”的全链条体系,让新鲜捕捞的海产品直接从海洋牧场走向消费者餐桌。“以前捕捞的鱼只能等待收购商上门,价格被压得很低,还时常面临滞销风险。现在通过直播带货,不仅销售价格提高了,销量也大幅增长,有时一场直播就能卖出几百斤鱼。”大埕镇红花村渔民林先生道出了销售模式创新带来的实惠。
据统计,2024年饶平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20.47万吨,产值约58.97亿元。丰富的海洋资源还带动了潮州水产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饶平县依托区域内鮸鱼、对虾、鳗鱼、牡蛎等优势水产品,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不断延长食品工业产业链。此外,还依托广东海润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聚集顺丰速运、京东冷链、德邦快递、中通快递等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基地,形成从养殖捕捞、加工、仓储到电商、冷链物流、终端配送的多位一体产业链,推动“蓝色粮仓”持续壮大。
向山而兴:“一片叶子”托起富民大产业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岭头单丛的‘蜜兰香’,干茶条索紧结,冲泡后汤色金黄,闻着就像蜂蜜和兰花的混合香……”在饶平县浮滨镇岭头村的茶园里,茶农举着手机直播采茶、制茶全过程。镜头里,层层叠叠的茶树掩映在云雾中,吸引了近万名网友观看。岭头村双髻娘山千米海拔的云雾带中,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优良的水质,孕育出“岭头单丛茶”独特的花蜜清香。而这份独特,也收获了国家级认可——今年,饶平县“岭头单丛茶”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作为粤东主要茶叶产地之一,饶平县坐拥优质茶种,坚持“向山而兴”,大力发展单丛茶产业,积极探索市场茶、拼配茶、生态茶、富硒茶发展新路子,“广东饶平单丛茶文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2024年底,饶平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5.64万亩,产量2.32万吨,产值超57亿元,“一片叶子”托起富民大产业。
在销售渠道方面,饶平不断创新,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网络营销方式,让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新塘镇新楼村利用线下旅游景点、线上商超微信小程序推广销售,并入驻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累计销售“中潮情”单丛茶副食品3万多盒,销售额超7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今年4月2日,由潮州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潮说百千万”系列主题网络直播活动(第二场)在饶平县举办,以“深耕‘百千万’ 一叶富一方”为主题,带领观众走进饶平县的茶山村落,探寻一片绿叶背后的富民密码。本次直播通过南方网、潮湃新闻APP、看潮州APP等九大平台同步进行,观看人次达100万,进一步扩大了饶平单丛茶的影响力。
饶平县还以茶兴业、以茶带旅,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探索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浮滨镇茶旅走廊项目,整合串联绿岛山庄、双髻娘山、坪溪茶区和西岩山等旅游资源,组合形成“茶友会”“茶园观光游”“茶艺体验”等茶旅产品,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旅品牌,让单丛茶产业释放出更多富民动能。
云端赋能:数字引擎驱动“百千万”提速
“山海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电商直播这一关键纽带。为夯实农村电商发展根基,饶平县积极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县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13个镇级电商园、98个村级电商园,构建起完善的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强化快递物流配套,建成1个县级共配中心、3个乡镇物流中心及356个村级快递站点,实现建制村“一村一站”全覆盖。深化“交邮合作”“邮快合作”,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2024年邮快合作业务量累计完成30万件,连续三年增长,年均增速超20%。
饶平县樟溪镇的回乡创业新农人刘小洁,自2021年起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还创办“英粉一家人”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当地农户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如今,她的粉丝量已超10万人,“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其案例更在2024年入选全国2024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这一成功案例的背后,是饶平县瞄准新领域发力电商经济,推动优势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饶平在“产品营销”上做“加法”,采取“线上引流+线下拓客”双管齐下策略:线上整合平台电商、微商、内容电商、兴趣电商、跨境B2B平台等载体,线下整合商超、社区团购、农产品供应链等实体,还积极对接海外采购商,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如今,全县电商交易额连续三年稳定在40亿元左右,2024年农产品全网销售额达7.7亿元,水产、单丛茶、盐焗鸡等农产品网销额持续攀升。饶平因此获得“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等称号。
“网络强村”不仅激活了产品流通,更重塑了城乡关系。越来越多人通过直播认识乡村、走进乡村:有的网友下单后专程到茶园体验采茶,有的企业通过电商平台与渔村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有的返乡青年带着数字技术回乡创业……截至2025年7月,饶平县累计活跃店铺2117家(含个体户),关联企业近900家,从业人数突破1万人,“线上流量”正转化为“线下增量”,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持久活力。
从“海洋牧场”到“金叶子”,再到“云端商城”……潮州以“网络强村”赋能,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为广东“百千万工程”贡献“潮州力量”。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