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长者易用专区 > 潮州新闻

返乡创业青年人才座谈会气氛热烈,青年代表谈经验、聊未来——施展才华正当时 青春力量助振兴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5-03-01
字体: [大] [中] [小]

  2月27日,市召开第二届“潮涌韩江·广济英才”人才周返乡创业青年人才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市各领域的返乡创业青年代表踊跃发言,分享自身的创业经历,畅谈未来规划,共话青春梦想,共谋家乡发展。

  2002年,饶平县三饶镇溪西村党总支书记刘维才退役后便回到家乡创业。在上级的支持下,他牵头成立“饶平县山美香水稻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200多户参与,全村包括周边乡村种植面积从5亩扩至1000多亩;开发香米酒、香米粉等产品,延伸产业链;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路,香米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年产值近千万元,成为溪西村的亮丽名片。谈及未来发展,刘维才表示,他将扩大香米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种植香米,持续优化种植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香米、香米粉、香米酒”的“三香有礼”品牌;开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逐步把溪西村打造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饶平县仕成干货商行负责人刘昕仕是一名“00后”,因挂念在家乡海山镇的奶奶,辞去在深圳的工作回乡创业。他从摆地摊做起,逐步通过新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带动海山本地农副产品销售。2024年,他成功晋级“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得创业资助。“创业经历使我明白,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长期的坚持与日复一日的实践。”刘昕仕表示,接下来,他会利用好“创青春”大赛所得的资金,升级包装与物流,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拓展海产品销售市场;学习电商营销高阶技巧,挖掘并推广家乡更多特色农产品;组织周边乡亲开展电商知识培训,带领更多人参与电商运营,共同携手为家乡的振兴发展添砖加瓦。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又重返农村做茶农。”饶平县公婆石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晓婷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杨晓婷大学毕业后在外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记挂着陪伴自己长大的茶园。“我了解到家乡茶叶销售渠道有限、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就想回来帮忙销售茶叶。凤凰茶这么好喝,应该让更多人都知道。”

  经过不断摸索,杨晓婷于2020年成立了饶平县公婆石茶叶专业合作社,与茶农签订合作协议,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茶叶,保障茶农利益。同时,还为茶农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种植和制作水平。在杨晓婷团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助力家乡发展。杨晓婷还打算拓展茶园规模,引入更多优质茶树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策划系列茶文化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建设茶文化体验中心,开发茶主题旅游线路,以此带动更多乡亲增收。

  近期,一家名为“缶谣咖啡”的咖啡店,凭借文创产品、陶艺文化、民谣创唱、咖啡文化等特色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缶谣咖啡”的创始人是潮安区凤塘镇洪巷工业区信靠龙窑总经理邢利祥,这是他利用龙窑的独一性创办的文创品牌。自接手龙窑后,他在做好传承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一方面,从产品入手,利用龙窑烧制过程中不确定的特点,设计了一批批符合潮流趋势的家居陶艺产品,销往欧美各地。另一方面,利用龙窑古老的文化属性,创办文化展览馆及陶艺课室,开设科学有趣的研学课程。

  展望未来,邢利祥计划以龙窑陶瓷文化为背景,将信靠龙窑建设为潮州“缶”文化中心,联合更多专业高校、政府部门等举办各种艺术学术文化活动,扩大信靠龙窑的影响力。以信靠龙窑为平台,招收更多相关专业的人才,为后续发展做好储备;打包推广“缶谣咖啡”,以加盟的形式让潮州本土陶瓷品牌走进其他城市,进一步扩大潮州陶瓷品牌影响力。

  通过此次座谈会,创业青年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学习了经验,也坚定了扎根家乡、干事创业的信心。“通过走访优秀企业,我了解到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有利于提升自己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战略规划。”韩东特色产业科创园党支部书记陈荣珊表示,接下来,将定期开展电商培训,拓宽当地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潮州特色的“潮”字号品牌;同时发挥互联网+优势,借助直播带货的热潮为产品赋能,宣传家乡特色,讲好家乡故事。市益兴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有坦言,“我和我的团队也会继续扎根茶区,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为茶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来,市将继续加大对返乡创业青年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与潮州共同发展、相互成就。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育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