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粥三分力,御寒又降火。”这是潮州的俗语,说的是如果通宵达旦做工作,最好是喝点白粥,在顶饿养胃的同时,既能御寒,又能消除内热火气。
1月31日晚23时许,在沈海高速潮州服务检查检疫点。执勤的民警、辅警和卫健、交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分批次围上桌,迎着北风声、汽车声,就着鸡蛋和腌制杂菜,唏唏呼呼地喝上了热腾腾的白粥。这碗战“疫”一线的白粥,暖的不只是“战士”的胃,更暖他们的心。
原来,这一桌白粥和小菜出自一名志愿者之手,民警们都称他为陈老汉。陈老汉叫陈志远,今年58岁,潮安区归湖镇人,家住湘桥区官塘镇。其实,他不是检查检疫点的工作人员,而是沈海高速潮州服务区一名负责给车辆加水的工作人员。
因为检查检疫点原来是设在拆除后的沈海高速汕汾公安检查站,春节期间,根据上级的要求,检查检疫点1月30日刚刚搬到服务区。服务区的负责人看见检查检疫点的工作区正好挡住了汽车给水区,就叫陈老汉放假回家,等检查检疫工作结束再回来。
陈老汉看见执勤人员工作强度大,天气又冷,就主动找了潮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粤闽检查大队大队长、检查检疫点的负责人王伟航,表示想留下来,无偿为大家做夜宵。于是,从1月30日晚上,就有这碗战“疫”一线的白粥。“民警们日夜坚守,为潮州拦住疫情的重要关口,特别辛苦,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也想出一份力。”陈志远如是表示。
据王伟航介绍,陈老汉的志愿加入,相当于战“疫”一线增加了“火头军”,也鼓舞疲劳不堪的工作人员。如今,陈老汉了解到工作人员早餐也没有着落,还主动提出要给他们煮清晨的白粥。
“疫情不退,我也不退。”陈志远表示,他会把这碗白粥一直煮到疫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