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市区公交车营运情况调查

( )

2010-11-17 12:02
发布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字体:
 
潮州市交通运输局
开展市区公交车营运情况调查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公共交通事业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公共交通均等化要求的不断深入,公共交通事业更突显政府的责任,更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推进我市公共交通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在市政府指导下,拟订并发布了《潮州市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规范》,并于2010年8月1日起试行,这填补了我市公交管理上的空白。
    为了检验《规范》的可操作性及全面了解我市公交行业的营运与服务情况,逐步规范城市公交服务行为,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交通行业协会于今年10月份开展了一次对市区公交车营运情况的全面调查。现将初步调查情况反馈如下:
    调查方案周密   调查较具代表性
    目前,潮州市区公交由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经营,共有101辆公交车运营于17条公交线路(包括郊区线路)。根据目前公共汽车运行实际情况,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详细的公交车营运情况调查方案,主要采取亲自走访、问卷调查、听取汇报、汇总统计等方法,对我市公交运营中的车辆与设施、运营服务情况、候车站亭及收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出动192人次,主要调查了一路(东湖住宅区—凤塘韩钢)、三路(池湖中心站—易初莲花)、八路(陶瓷学院—古巷镇政府)、九路(一八八医院—磷溪镇政府)、潮州—江东等5路线路,线路中包括市区向郊区的延伸线、市内公交环线、郊区穿越市区的线路等,各线路较具代表性。
    从调查之中发现问题  从问题之中寻找思路
    (一)缺乏一些必要的内部设施。目前在运营的车辆基本都是新投入的公交车,车厢环境较佳,设施基本齐全,但像上下车门、线路走向图、安全提示语等必要的标示语大多缺失,乘客特别是外地乘客候乘极不方便。没有摆放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也没有张贴本车车号,不方便市民进行投诉及寻找失物。
    【思路】:建议公交企业进一步完善上下车门标示、线路走向图、安全提示语等相关内部设施,使公交乘坐环境更为舒适、更趋人性化。
    (二)公交车在市区范围内营运较为规范,基本都是按站停靠,但在郊区段运行,基本都是随意上下车,且部分车辆滞站揽客的现象较为严重。
    【思路】: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对各公交班线的调整加强审核,对各线路、各车辆出现的违章行为,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行政处罚,以约束企业行为,保障班次稳定,确保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性,使各线路运行更趋规范。
    (三)调查中,存在部分司机因上下班交通高峰期易塞车等原因,不按规定线路而绕道行驶,这样将严重影响在中途停靠站候乘车的乘客的出行。调查中,甚至发现有司机绕道加气站加气,而让乘客下车等待的现象。
    脱班现象普遍存在,很多班线没有按照原核定班次运行,特别是“潮州—江东”线,因属私人挂靠班线,车辆脱班私自从事包车的现象非常严重。其中尤为严重的是早末班车的脱班,导致大多市民觉得班次不稳定、候车时间过长,乘坐公交出行时间上没有保障,不够便利快捷。
    【思路】:建议企业严格约束营运车辆按照规定班线行驶,按规定时间运营,确保调度班车的正常运营,严禁随意脱班;挂靠的公交经营形式,管理上极端不规范,建议郊区线逐步改为由企业自营,以方便管理。
    (四)目前的各线路,票价基本都是2元,且实行“自动投币、无人售票”,收费较为透明,但“潮州—江东”线属分段收费,车内无明示收费标准,导致多次出现乘坐较短区间的乘客与司乘人员争执票价。
    【思路】:希望企业使用正规车票,并放置于显眼且乘客易撕取的地方,方便乘客索取。
    (六)驾驶员基本能和蔼对待乘客,但部分较为冷漠粗鲁。存在部分驾驶员专业素质不高,安全驾驶、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对待免费乘车的老年乘客有时较为不耐烦。
    【思路】:建议公交企业严格驾驶员准入机制,强化对驾驶员安全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七)调查中,市民普遍没有索要车票的习惯,只有极少数的人提出要车票。且部分公交车没有车票,部分车辆有车票也没有正常使用,只等乘客索取才开包取票,这样做不利于安全驾驶。
    【思路】:建议加强对索取车票行为的宣传。车票是报销凭证,同时车票票价里含有保险费,车票是乘客乘车的惟一法定凭证,乘坐公交车索要车票,是对乘客的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
    (八)原在市区部分路段设置的三面体公交候车站牌部分未拆除,容易造成乘客识别混乱以至错点候车等情况。
    【思路】:建议尽快拆除原设置的三面体公交候车站牌,以减少对市民乘坐公交车的误导。
(潮州市交通行业协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