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5100007335807U/2022-00203 分类:
发布机构: 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04-29
名称: 潮州市民政局2022年4月27日上线“潮州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听众反映的问题及答复情况(第二期)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2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潮州市民政局2022年4月27日上线“潮州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听众反映的问题及答复情况(第二期)

发布日期:2023-02-27  浏览次数:-

2756138369892196303.jpg

问题1:跨省婚姻登记手续应如何办理?

答:双方均非本地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带齐一方有效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自行选择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

问题2:对村财务公开内容有异议,可以从哪些渠道反映?

答:根据《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民委员会实施村务公开,并向村民委员会反映涉及村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答复并予以改进。村民对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等有异议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村务监督委员会反映,村务监督委员会应当及时交由村民委员会在十日内予以答复;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内容有遗漏或者公开的内容不真实的,应当了解情况,并可以对有关资料进行查阅审核,以书面形式督促村民委员会改正。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收到村务监督委员会书面意见之日起十日内给予书面答复,确有问题的,予以纠正并重新公布。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答复和纠正结果不满意的,可以书面形式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投诉并申请调查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调查处理并给予书面答复。”

问题3:重度残疾人,人在广州,可否跨市办理残疾人补贴申请?

答:残疾人携带申请材料至全国范围内任何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受理窗口提交材料。异地受理窗口接受残疾人申请材料,录入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系统,受理窗口将残疾人申请信息转发至残疾人户籍地所在乡镇(街道),残疾人户籍地乡镇(街道)通过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查看申请材料,决定受理何种补贴,残疾人户籍所在地区县残联审核,民政审定。审定合格的,自递交申请当月由业务属地计发补贴。

问题4:残疾人怎样办理低保?

答:申请与审批程序: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由申请人向家庭任一成员的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家庭任一成员的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在本省任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窗口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应当提供所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书面申报家庭人口、经济和生活状况,并签署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核对委托书,委托受理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询核对。

身体残疾不方便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的,可委托他人(如村居委会、亲属、社工)提出申请。

问题5:如何界定非法社会组织?

根据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非法社会组织主要是指: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社会组织。

查验社会组织是否具备合法身份共有5个方法:

1、通过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官方网站“中国社会组织网”(网址:http://www.chinanpo.gov.cn/index.html),点击“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查询”模块即可查询。

2、通过关注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官方微信“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公众号,点击“我要查询”进行查询。

3、通过关注广东省民政厅官方微信“广东民政”,点击下方“政务公开”,再选择“全国社会组织查询”。

4、通过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官方网站“广东省社会组织网”(网址:http://www.gdnpo.gov.cn/home/index/index),在首页输入社会组织名称进行查询。

5、通过关注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官方微信“广东社会组织动态”公众号,点击“统计查询”进行查询。

问题6:想到儿童福利院收养小孩应符合什么条件?

答: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为:无子女/有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受此限制),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30周岁。办理收养登记时,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收养人应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1)收养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2)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和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以及收养人出具的子女情况声明;(3)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健康检查证明。(4)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问题7: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有哪些亮点?新修订了哪些内容?

答: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原《地名管理条例》为1986年颁布,至今已有30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原条例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地名管理的需要,修订势在必行。与原本仅有13条、不分章节的条例相比,新修订的条例增加到了7章44条,对各级人民政府和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权限、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地名命名更名申报程序、地名使用规范、地名文化保护以及违反条例的处罚措施等作出了清晰规定。在新修订的条例中,地名管理权限、审批、使用、监督、处罚等环节一应俱全,浑然一体,体现了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新修订的条例具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点。条例明确规定“地名管理应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这提升了对地名管理的定位,体现地名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新修订的条例,以规范地名管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地名管理不规范、不标准、不适宜、不精准,出现地名混乱、混淆、重复、怪异、崇洋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给现代社会商务往来、人际往来带来麻烦和困难,还对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现代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造成严重影响。规范地名管理对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理顺了地名管理体制。条例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地名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并对外交、公安、自然资源、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如何协调、配合进行了明确安排。例如,地名命名、更名后,批准机关要在规定时间内按权限报送备案,由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公告。这些规定有利于规范地名审批,有利于加快地名信息的传播,有利于提供更好的地名公共服务,有利于倡导全社会规范使用标准地名,符合我国新发展阶段对地名管理工作的要求。此外,条例还规定行政区划的命名、更名,应当提交风险评估报告、专家论证报告、征求社会公众等意见报告。其他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组织开展综合评估、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并提交相关报告。这些规定使地名命名、更名过程成为汇聚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有利于防止命名、更名“任性而为”。

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地名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了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明确了地名审批条件和程序,强化了地名管理的监督检查。这不仅有利于遏制地名乱象,提高地名管理的法治化水平,更将激发地名新活力,充分发挥地名在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新修订的条例增加了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一个地名承载着一方的历史记忆。在地名命名、更名过程中,社会价值、文化取向等思想观念自然会融入到地名中,因此优秀传统地名蕴含了宝贵、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由于地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继承性,很多在社会其他领域已经难觅踪迹的社会观念、地理特征、语言习惯沉淀在地名中,让今天的人们还能了解到历史上多彩的自然、文化现象。

新修订的条例对做好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出了多方面的安排。条例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并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这意味着地名管理要坚持保护、传承地名文化,不能擅自更名而导致优秀文化资源的损失。

问题8:曾在社会组织管理局备案成立社会组织,逾期是否有效?

答:曾在社会组织管理局申请预先核名并经审核通过后,在半年内未成立社会组织,可以向社会组织管理局申请延期成立登记。如超过半年且发起人(单位)未向社会组织管理局申请延期成立登记的,逾期无效。如已提交成立登记申请,因填写内容错误、资料不齐全等原因被社会组织管理局退回业务,发起人(单位)没有再次提交申请,逾期无效。

问题9:二级残疾人每月只领到200多元,是什么原因?

答: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为:本市户籍,属于城乡低保家庭中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残疾人和残疾军人。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为:本市户籍、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被评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和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且残疾等级被评为一、二、三、四级残疾军人。

该二级残疾人应该不是城乡低保家庭,只能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月272元。

问题10:想到儿童福利院当义工,如何申请?

答:自2020年疫情以来,市、县儿童福利院均已按要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暂停来访咨询接待业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问题11:家属是重度残疾人,照护人员是否有护理补贴?

答:符合本市户籍、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被评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和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且残疾等级被评为一、二、三、四级残疾军人。符合规定条件的残疾人可向户籍所在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取和填写提交有关申请审批表,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初审合格的报送县级残联审核。县级残联应审核合格的转送县级民政部门审定。县级民政部门完成审定。对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每月通过银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转账存入残疾人的账户。

问题12一级残疾人每月能领多少补贴,如何申请?

答: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为:本市户籍,属于城乡低保家庭中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残疾人和残疾军人。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为:本市户籍、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被评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和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持有在有效期限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且残疾等级被评为一、二、三、四级残疾军人。

符合规定条件的残疾人可向户籍所在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取和填写提交有关申请审批表,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初审合格的报送县级残联审核。县级残联审核合格的转送县级民政部门审定。县级民政部门完成审定。对经审查不符合条件的,负责办理的部门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2022年,我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是208元/月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是272元/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