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 )

2003-04-25 17:58
发布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3年4月23日在潮州市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潮州市代理市长 骆文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之初,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加上前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积存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全市经济遇到较大的困难。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极实施“农业稳市、工业立市、旅游旺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逐步解决在发展中积累和暴露的突出问题,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基本完成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亿元,比1997年增长48.4%,年均增长8.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98元,比1997年增长42.4%,年均增长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1亿元,比1997年增长28%,年均增长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3亿元,比1997年增长49.1%(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8.3%;可支配财力10.9亿元,比1997年增长67.6%,年均增长10.9%。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8.5∶45.1∶36.4。
    ——各项改革取得新的成果。市、县、镇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全市行政编制精简20%,市级党政机构精简33%。理顺了农村、社区基层管理体制,实行民主选举、村(居)民自治制度。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国有企业改制面累计达69%。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2002年底,企业养老、失业参保人数分别比1997年底增长43.6%和94.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其他各项改革也取得新的进展。
    ——拓展国内外市场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经贸洽谈会,先后举办了潮州美食文化节、“名瑞杯”国际婚纱晚礼服设计大奖赛、潮州名优产品(义乌、成都)展销会、枫溪国际陶瓷交易会等,潮货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8%。农村电价降低,消费潜力得到开发。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亿元,比1997年增长65.3%,年均增长10.6%。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2002年出口总额8.12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13.3%,年均增长2.5%。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五年累计6.92亿美元,兴办“三资”企业221家。先后被省评为开拓国内市场工作一等奖和出口先进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174亿元。完成韩江南北堤达标加固等一批水利工程。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已经动工。实现村村通公路、镇镇通公路的目标。汕汾高速公路潮州支线延长线建成通车。潮汕公路潮州路段拓宽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潮州港的规划建设有新的进展。潮揭高速和汕揭高速公路已经立项并列入省“十五”计划。改造农村电网收到较好效果,农村住宅电价降至每千瓦时0.79元。2002年全市用电量19亿千瓦时,比1997年增长一倍多。全市固定电话用户5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42%,比1997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及名城保护规划。新建和扩建了新桥东路、绿榕路、西园路等一批市区主干道路,建成潮州火车站综合楼和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建设了滨江长廊,整治扩建了韩文公祠和开元寺景区,修复许驸马府、甲第巷街区等古迹,提高了城市品位。市容“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1%。韩江、黄冈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潮安县城、饶平县城和一批中心城镇的规划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和完善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建立“市长电子信箱”,拓宽民主渠道,促进政府各项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五年来共办理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260件、政协委员提案184件,办结满意率97%。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立案1517宗,立案办结率99.5%。制定规范性文件115件,清理、废止了一批与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不一致的地方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完成“三五”普法任务,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公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果。实施了国家、省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31个,建立了3家省级和1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培植了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取得省、市科技成果登记171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56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2.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省前列。学校布局得到调整,学校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共调整合并学校36所。投资4.97亿元,新建扩建学校和改造薄弱学校共388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德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幼儿、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等都有新的发展。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积极创造引人、用人的良好环境,培养和引进了一批我市急需的专业人才。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8亿元,比1997年增长69.1%,年均增长11.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7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39.1%和18.9 %。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0.4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2.6平方米,分别比1997年增长48.8%和17.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在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中,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这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的主要工作和体会是:
    (一)致力打造产业品牌,促进产业升级
    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发展这一主题,围绕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这一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打造产业品牌,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扩大特色农业规模,加快产业化进程。我们坚持把实施“农业稳市”战略的重点放在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上。培植了一批“名优稀特”产品,建立起名茶、水果、水产等一批万亩生产基地,形成水果、水产、茶叶、蔬菜、畜牧五大主导产业。重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了《关于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1999年以来,共投入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资金4057万元。目前,全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农业龙头企业7家。去年在遇到历史罕见旱灾和农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仍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含副业)55.2亿元,比1997年增长4.7%,年均增长1%。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夯实工业基础。我们坚持把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重点放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施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关于加快我市工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全市工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等文件,大力培植支柱行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陶瓷、食品、服装、电子、五金、塑料、印刷包装等行业产值的比重已占72%,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竞争力日益增强。实施了《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5000万元,建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市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有3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的配套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载体。去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75.9亿元,比1997年增长64.3%,年均增长10.4%。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产值占90.6%。
    三是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我们坚持把实施“旅游旺市”战略的重点放在发展文化特色旅游上。理顺了全市旅游管理体制,实施了《潮州市旅游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相应的管理规定,规范旅游市场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新建了一批景区景点,修复一批文物古迹,初步形成一批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旅游拳头产品。齐心协力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的评审验收,有效地提高潮州旅游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1亿元,比1997年增长226.9%,年均增长26.7%。
    (二)致力拓宽筹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前提条件。我市财力薄弱,解决资金问题成为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五年来,我们狠抓这一关键,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增加对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强前期工作,争取上级支持。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开展韩江北堤城堤达标加固工程前期工作,编制设计方案上报,争取到中央和省的支持。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已于去年竣工,大大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抗灾能力。在农村电网改造方面,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投入资金4.92亿元,实施了第一、二期工程,实现省政府提出的“两改一同价”目标。二是运用政策,筹集建设资金。投资1亿多元建成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填补了我市污水处理方面的空白。三是整合政府资源,筹措建设资金。采取综合开发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拓宽改造了西园路、新桥东路等城市道路。此外,还争取银行贷款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有效地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本届政府任期五年,是建市以来国家和省投资我市最多的一个时期,全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制订实施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制止乱采滥挖行为。科学划定各类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保护区,合理利用和积极保护森林、海洋、江河等资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污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源的治理。对工业污染源实施“一控双达标”,对枫溪等陶瓷产区的废气污染进行了彻底治理。全市空气环境质量、饮用水源水质都稳定在较好水平,政府任期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7%。认真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连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控制指标,人口增长速度渐趋缓慢。五年平均人口出生率12.35‰,自然增长率7.2‰。
    (三)致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整顿经济和社会秩序
    必须坚持“不埋怨、不争论、不刮风,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方针,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快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这一工作思路,较好地解决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金曼、金马两家上市公司的问题,全面整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是认真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妥善解决金曼、金马两家上市公司的问题。1998年下半年,我市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风险,金曼、金马两家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也陷入困境,成为困扰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15家城信社、2家信托投资机构和40家农金会实施停业整顿,向上级借入专项资金26亿元用于个人债务的兑付,并大力开展资产清收工作。到去年底累计清收资产15.5亿元,占应收资产总额的35.3%。金曼公司经多方寻求资产重组未果后,我们按照省的部署制订工作预案,认真做好各项应对工作,使金曼公司平稳退市。金马公司的资产重组,经过多方努力获得成功,公司扭亏为盈,股票恢复正常交易。一段时间困扰我市的“三金”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二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1年3月省委、省政府汕头现场会议后,我们针对我市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整治措施。查处了一批偷骗税案件,捣毁了一批造假窝点,清理了一批“三无”企业,建筑市场、文化市场等也得到有效整治。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大批安全隐患得到消除。社会信用信息监管系统建设已经起步,潮州信用网顺利开通,“金关”、“金税”工程正加紧实施。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整治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秩序。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等各项制度,逐步完善打防控工作机制。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稳定,重典治乱及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效果。市区黑恶团伙受到严厉打击。全市恶性案件明显减少。“双抢”、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进一步深化。扫除“黄赌毒”、打击经济犯罪等也取得新的成绩。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了全市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四)致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利
    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心群众生活,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减轻群众负担,增加群众收入,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是清理整顿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和收费价格,落实农民负担预决算和财务审批等各项制度,组织减负工作检查,较好地防止涉农违规收费现象。加强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农村生活用电价格和农民建房、生猪屠宰等收费。五年来全市共减轻农民负担4.45亿元。去年农民人均负担为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1.5%,低于国务院规定5%的限额。
    二是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农村脱贫奔康步伐。建立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扶贫联系点、市级机关挂钩扶持贫困镇和贫困村等制度,落实扶持山区发展小水电等措施,加大对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1998年以来,省、市、县共投入山区扶贫资金4.32亿元,帮助落实扶贫项目676个。山区“四通”(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三是认真做好再就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做好统筹规划,实施了《潮州市再就业工程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决定》等配套文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服务的措施,使绝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市再就业率达75.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
    四是解决弱势群体的“四难”问题。采取措施确保农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困难家庭子女免费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落实特困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市有7430名特困人员享受就医免收挂号费、诊金的待遇。实施了廉租房建设计划,已有200多户特困群众享受房租减半的优惠。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到去年底已办理法律援助事项742件。弱势群体读书、看病、住房和打官司“四难”状况逐步改善。
    (五)致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大力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开展理想信念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重点,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近几年,我市连续被省评为双拥模范城市,相继被省评为爱婴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了南粤锦绣工程、山区文化建设工程和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完成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并通过省的验收。一批文艺精品获国家和省的奖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3处。修复广济桥前期工作正加紧进行。理顺了广播电视管理体制,节目覆盖率不断提高。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投入运作。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取得良好效果。参加省第十届、第十一届运动会取得好成绩。充分发挥侨务外事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作用。五年接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赠折合人民币1.8亿多元。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和殡仪设施建设,去年全市火化率达94.8%。全面完成勘界任务。国防动员、兵役征集、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得到加强。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对台、民族、宗教、老龄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有新发展。
(六)致力搞好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认真开展“三讲”教育,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等决策和工作制度,形成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要求,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实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的监督。2002年8月设立了机关效能监督投诉中心,到年底共受理群众投诉160件,办结121件,有效地推动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还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免费为投资者办理必需的申报登记手续提供服务。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举办了一系列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各位代表,我市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辛勤劳动和奋力拼搏的结果;是驻潮部队、中央和省驻潮单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民营经济的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小,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治安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不高,作风建设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等等。上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一些经济指标未能实现,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我市一些遗留问题逐步暴露;另一方面是在制订计划时对困难估计不足,指标偏高。我们相信,新一届政府会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加快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2003年的工作建议
 
    党的十六大指出,未来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省委提出的总目标、总任务,从潮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营造潮州的区域优势,加快我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市的奋斗目标是:至2010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至2020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中共潮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构建潮州发展新格局”的思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但困难也不少。必须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密切关注需求的有效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引导社会消费,扩大外贸出口。要认真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确保我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今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出口增长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切实做好“三农”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渔业和畜牧业。在巩固现有“名优稀特”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优化种养业结构。进一步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认真规划和建设好省、市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农户的能力。深入开展“一乡一品”活动,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防疫体系,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创办区域性水果、水产、茶叶和蔬菜等主导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培育流通大户,建立我市农产品的流通网络。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村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
    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在自愿、依法、规范的条件下,引导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进行。做好山林权证的换发和补发工作。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完善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提高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成果。
    (二)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工业实力
    贯彻落实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鼓励扶持和引导服务的力度,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引导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技术档次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重视对民营企业家、管理人员的培训,确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搞好现有各开发试验区的配套完善,加快市开发区第二期的开发建设。规划和建设一批工业园区,营造发展载体。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认真抓好36项重点技术改造、创新项目。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第三批“双高一优”项目计划和省2003年结构调整重点项目计划、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促使技改项目早日发挥效益。
    认真实施名牌战略,动员和组织企业开展争创名牌活动。在陶瓷、食品、服装、电子、五金、塑料、印刷包装等支柱行业中,引导、扶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制定质量发展目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式,推进国有资产优化重组。对市直12家国有工业企业进行分类排队,采取措施实行改制。重点抓好市粘胶剂厂、造船厂、机械厂等企业的改革。通过民事破产、政策性破产、产权转让等形式,加快国有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
    (三)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巩固和提高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果,实施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抓紧广济门城楼的施工,动工修复广济桥,加快潮安县凤凰山生态农业旅游区和星湖温泉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搞好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积极开发山区旅游资源,开辟“一日游”、“二日游”等大众化假日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争取举办潮州文化旅游节。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保护和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扩大旅游商品生产,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
    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流通业。积极争取大型连锁超市到我市落户。抓好信息、咨询、会计、法律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电子商务、城镇社区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
    (四)加大力度开拓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到东北地区举办潮州名优产品展销会。积极参加省组织的产品展销或经贸洽谈活动。引导企业把开拓市场与开展经贸合作结合起来,走合作生产、联合销售之路,开拓内地市场。创新经营模式,逐步建设物流配送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人消费信贷,推广分期付款等大众信用消费,扩大住房、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销售。
    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对外贸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和省举办的对港台、日韩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巩固港澳和东南亚市场,扩大对欧美、日本的贸易,积极开拓俄罗斯、南美、非洲、印度等新市场。巩固陶瓷、服装、食品等传统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新兴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培育更多的出口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名牌出口产品。同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进口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诉讼。继续推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缓解出口企业的资金困难。加强出口通关环节的协调,争取更多企业进入电子口岸和海关方便通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发挥行业协会和团体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调整思路,重视和做好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服务和引导,促进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发展新优势
    要依托汕汾高速公路和将要动工的潮揭、汕揭高速公路,加快全市公路网络的规划建设,使我市成为连结粤东、闽南、赣南的省际通道,构建我省东大门的区位优势。抓好省道233线潮州段续建,省道334线饶平路段续建和潮安路段二期工程建设,筹建潮州市客运中心站场。抓紧潮州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动工搬迁潮州口岸车检场。争取潮揭、汕揭高速公路潮州段动工,争取漳潮铁路列入国家沿海铁路干线规划并正式开展前期工作。积极做好韩江北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高沙水闸的重建、东厢堤加固、凤凰水电厂更新改造等水利水电工程。继续配合做好潮州供水枢纽建设。加快农村和市区电网改造。争取三百门电厂通过国家审批立项。建设市区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政府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突出滨江城市的特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好古城墙内侧的整治规划、韩江市区河段两岸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东山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规划。加强东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的招商工作。动工建设中心广场。完善韩江西岸的配套建设,实施东岸的整治工程,全面整治仙洲岛的脏乱差现象,分期分段整治北关引韩干渠。搞好韩江大桥至高速公路入口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步伐。
    搞好山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省下达的县通镇二级公路和村道硬底化的建设任务。在确保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抓好小型水库、小堤围的除险加固和小水电站的技改挖潜,加快灌区、涝区的规划整治,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搞好乡镇供水工程建设,切实解决部分地区人畜饮水难问题。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继续落实政府任期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饮用水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成果,逐步从控制污染向全面治理转变。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妥推进易地开发补充耕地工作。搞好村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节约土地,控制污染。加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肃查处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破坏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建设人工鱼礁,保护和恢复海洋资源环境。
    (六)继续整治市场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继续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保持对制假售假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高压态势。加强税务稽查,依法查处偷、逃、骗、抗税行为。坚决打击走私贩私、逃汇骗汇等违法犯罪活动。整顿规范文化市场、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及时查处盗版软件和非法出版物。加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农金会资产清收力度。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信用建设。加快口岸查验、银行、税务、工商、质监、统计、物价等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完善潮州信用网,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监管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注册安全员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要商品的规范管理,促进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健康发展。
    坚持“严打”方针,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等制度。把防范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加快社区警务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防范网络。建立健全“网格化”街面巡逻勤务机制,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以打黑除恶为重点,坚决打击暴力犯罪和“双抢”、盗抢机动车等多发性犯罪。下大力气整治严重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重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搞好民事调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坚决制止封建宗族势力和非法宗教组织的活动,加强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
    (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城市新区中小学校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建设国家和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办学体制。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落实农村基础教育“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收费“一费制”。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民营科技园区。鼓励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织实施专业镇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行业协会在授权前产品维权方面的作用。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信息化工作力度,推广普及信息技术。完善全市电子政务业务平台,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建设县区电子政务专网,抓好山区信息化试点工作。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创建文明城市成果,深入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整治城乡“脏乱差”现象,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认真抓好“四五”普法教育,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依法办事能力和公民的法律素质。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扎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我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层层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权”制度。采取经常服务与集中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好现行生育节育政策。搞好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任务的完成。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城乡卫生服务新体系。改善乡镇卫生设施,搞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整顿药品市场,扩大药品、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加强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速广播电视光纤网络的建设,增加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容量,提高播出质量。抓好全民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统计、监测工作。发挥侨务、台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提高城市防震减灾的综合能力。加快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体育工作。继续做好人事、档案和新一轮的修志工作。
    (九)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
    落实国家和省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建立就业援助制度,扶持大龄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加快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体系。
    全面落实新的社保征缴办法。进一步落实扩面征缴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率。加大社保费征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不报、虚报、逾期不交纳社保费的行为,清收欠缴的社保费。推进社保信息化,改善征管经办服务。加强社保基金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完善市级统筹,确保综合平衡使用。
    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继续落实各级帮扶责任制,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强化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探索有效途径,选准发展路子,用好各级扶贫开发资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服务和物业租赁等形式,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劳务输出等有效形式,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关心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继续对特困下岗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临时优待。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救济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落实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制度。推进市区和各县城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完善特困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支持困难地区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各级法援机构,及时为特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重视沿海部分渔民转产转业问题,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出路。
    (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把机关效能建设引向深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充分发挥市机关效能监督投诉中心的作用,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
    切实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扩大决策前预公开和价格听证的内容。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多方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各位代表:党的十六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新潮州而奋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