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

2018-10-10 00:18
发布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
【浏览字体: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中央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围绕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省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增长7%。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村经济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推动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水稻优质率达95%以上,预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8万亩,粮食总产29万吨,其中水稻总产21.3万吨。建设高标准蔬菜水果产业带和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提高到65%以上,预计全市水果总产达到24.3万吨,蔬菜产量50.1万吨,茶叶总产量2.4万吨。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全市4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0.2亿元,带动农户8.6万户,户均增收1870元。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全市已完成确权实测面积60.4万亩,颁发证书40万本,颁证率96.8%。

(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新认定省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共12家,在省孵化在线平台登记孵化器6家、众创空间4家、在孵企业129家,孵化育成体系建设跃居粤东西北前列。全市共有43家企业公示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预期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78家,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枫溪区、庵埠镇、古巷镇、浮滨镇、城西街道等5个省级专业镇被认定为潮州市创新发展示范专业镇。1-11月,全市专利申请量5163件、授权量375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19件,全年共获中国专利奖4项。预计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1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0.7%。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落实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制订实施《潮州市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建立2017年小微企业上规模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建设完善潮州市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库,完成企业信息入库审核8465家,推动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7家。1-11月,全市工业投资181.2亿元,增长13.2%;工业销售产值1403.6亿元,增长12.1%;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05亿元,增长6.9%。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组建潮州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担保机构,发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新一轮技术改造新增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1-11月,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60.6亿元,增长8.2%。

(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投资实现稳步增长。投资结构继续调整。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02.9亿元,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1.2亿元,下降22.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81.7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09.9亿元,增长2%。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亿元,增长10%。重点项目掀起建设高潮。出台《优化重点项目审批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试行)》,完善全市重点项目可视化监管平台,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96个市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81.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其中4个前期项目提前实现开工建设。补短板项目全面铺开。积极推进省下达的18项补短板重大民生工程,包括农村电网改造、天然气主干管网、宽带网络、交通网络等33个子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70.7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82.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38%,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四)市场消费保持活力,旅游业发展壮大。消费市场稳步发展。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增长10%;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增长10%。价格水平低位运行。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1.4%,预计全年上涨1.4%左右,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整合潮州历史文化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品牌,全面实施旅游网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项目建设,完善星级酒店、旅游厕所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荣获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2017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535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9.5%。

(五)对外贸易逐步回暖,对外合作不断深化。积极推动外贸逐步实现好转。制订实施《2017年潮州市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专项扶持资金实施方案》,大力扶持企业扩大进出口,培育外贸新业态。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211.5亿元,增长5.8%;其中出口总额176.6亿元,增长1.8%,进口总额34.9亿元,增长32.2%。企业开拓市场成效初显。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广东(墨西哥)商品展览会、广东(意大利)商品展览会、中国(上海)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上海国际尚品家居及室内装饰展览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国内外重点展会活动。1-11月,我市对东盟和日本出口分别增长7.4%和6%。至11月,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460万美元,增长0.9%。区域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组织举办“一带一路”大讲堂,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交流。1-11月,我市与海丝56个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15.8%,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达54.9%。

(六)财政税收态势平稳,金融业加快发展。财税收入增速趋缓。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亿元,增长1.9%,其中税收收入30.2亿元,增长0.9%;非税收入14.4亿元,增长4%;国税国内税收收入57.8亿元,增长11.6%;地税税收收入30.9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2.8亿元,下降2.6%。金融拓展步伐加快。出台《潮州市全面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总体方案》,推动农信社改制工作;搭建“潮民投”“闽粤民投”“城建投”等民间资本运作平台,推动凤泉湖高新区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中潮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入园企业发展。我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71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67亿元,增长5.3%,本外币贷款余额399.9亿元,增长8.5% 。企业上市融资有新突破。翔鹭钨业、凯普生物2家企业成功上市,全市上市企业达到9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发行公司债券企业1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10.6亿元。

(七)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区域发展步伐加快。城区扩容提质。甬莞高速粤闽界至古巷段实现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升至130公里;潮州大桥、绿榕西路等项目完工通车。恒大、碧桂园等地产项目完成投资27.7亿元,湘桥区“三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8.6亿元;潮州新区起步区27个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0.2亿元,其中潮州-中山产业创新创意园实现试投产。高铁新城全面启动。积极配合省发改委完成《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编制工作,推动高铁新城和梅林湖片区纳入规划启动区。莱芙家纺、普洛斯物流园等项目有序推进,梅汕客运专线、广梅汕增建二线及厦深铁路联络线、潮汕站扩容工程、潮汕站动车运用所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闽粤经济合作区加快发展。闽粤经济合作区LNG储配站(一期)项目完成罐体桩基工程建设,大唐潮州电厂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基本完成,潮州港亚太通用码头一期工程竣工通过验收,潮州港扩建货运码头开始试运营,合作区新增签约项目16个。绿色发展示范区引领全市绿色发展。出台实施《潮州市绿色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一镇一特”发展态势基本呈现。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8.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67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9%。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围绕产城融合大方向,制订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开展凤泉湖高新区与铁铺镇“园镇合一”探索。抢抓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机遇,力促意溪镇、钱东潮商文化小镇分别入选国家特色小(城)镇和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

(八)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六城同创、治六乱”全面推进。“六个十”提升工程进展顺利,“两违”专项大整治有序开展,“一江两岸四堤”工程、枫江和黄冈河流域水岸同治等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环境进一步提升;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6%,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83.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教育事业“争先”发展。投入资金4.8亿元,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力推进教育“争先”;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实现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0%覆盖;积极引进暨南大学附属学校、华南师大附中、广东光正教育集团等名校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强化与韩山师范学院合作,共建“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筹办潮汕高等研究院和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受资助学生共5.7万名,累计投入1.1亿元。卫生计生改革扎实推进。全市9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为100%。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预计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养老和职工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97.03万人、230.75万人、41.62万人和33.6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大病保险累计为参保人减轻大额医疗费用负担超1亿元。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73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6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98人,组织劳动力培训94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8%,全市就业呈稳定态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6%,基本与经济增长同步。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358套,完成目标任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均取得新进展,粮食保障、安全应急、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一年,我市经受住了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有效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新兴产业培育仍需时日,产业结构调整进入爬坡越坎阶段,实体经济发展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影响和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樊篱亟待打破,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是城市内部的交通组织、跨江交通网络及县域之间的交通链接的等级、效率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强,财税贡献率有待提升,支撑经济加快发展的财力有限,民生支出标准逐年提高,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五是民生领域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社区生活配套、农村环境等短板仍需进一步改善提升。

这些问题,都亟待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在新的一年加快发展中努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使发展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可持续、更有温度。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2018年工作意义重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这一主线,根据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综合考虑新常态下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市发展环境条件,建议我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进出口总额增长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R&D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0.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5%;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8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去降补”重点任务。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继续推进商品房去库存,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妥有序降低企业杠杆率,加快推动农信社改制。严格贯彻执行各项降成本政策措施,打好降成本组合拳,确保企业负担持续减轻。力促完成省下达的18项补短板重大工程任务。全面推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完善潮州市通用审批系统、重点项目可视化监管两大电子信息平台,创新重大项目监管机制,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推动实施124项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94.3亿元。重点实施一批交通能源项目,推动大潮高速、潮汕环线高速潮州段、广梅汕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潮汕站扩容工程、梅汕客运专线潮州段(含动车运用所)以及潮州港公用航道一期疏浚工程等交通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开工建设宁莞与沈海高速潮州东联络线、凤凰大桥,加快北溪大桥、东凤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实施S222、S231线部分路段等省道项目改扩建。加快敷设中低压天然气城市管网,动工建设高压天然气管道项目;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任务,加快推动市区环保发电厂、潮安特色产业基地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潮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完善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机制,推动凤凰单丛茶等农业品牌加快发展。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等改革。深入推进输配电、天然气、医疗服务等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与反垄断。以科技、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为重点,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主线,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以“质量+”“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更有活力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质量提升,引导优势传统制造业朝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全面推动打造“质量+产业”“质量强市”。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引导企业拉长产业链,全力打造根植性强、科技含量高、发展空间广阔的“梁柱”项目、“梁柱”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130家,推动益海嘉里、三环、恒洁等产业项目落实落地。全面推动实施潮州品牌战略。积极参与国家品牌战略,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形成行业联盟拳头力量,打响“潮州陶瓷”“潮州婚纱”“潮州工艺品”等区域品牌。探索建立“陶瓷发展指数”“陶瓷价格指数”,树立“中国瓷都”标准,确立行业标杆地位。强化创新平台扶持。着力打造潮州市创新驱动先行区,辐射带动全市创新发展。启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基地。加快高技术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步伐,强化创新政策扶持。创建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助推陶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建设,构建多元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改革措施落地,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全面优化工商注册登记程序。继续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优化升级“信用潮州”,探索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行政审批、政府监管清单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潮民投、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基金等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争取设立广州股权中心潮州运营中心,引导企业逐步走上市融资发展道路,推动企业实现“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三)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动重大发展平台建设,构建全市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更加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国家特色小镇意溪镇和省级特色小镇钱东潮商文化小镇打造成为示范小镇,探索建立特色小镇资源库。加快城市更新和产城融合,抓好三旧改造,开展“三未”清理整治,全力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全力消除村庄黑臭水体,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继续实施民生实事畅通工程、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完成县乡公路建设10公里、通村公路改造120公里,全面推进自然村村内道路和村委会通自然村村道道路硬底化、拓宽和优化提级;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提高供水保障。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推动潮安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推动闽粤经济合作区临港产业集聚发展。用好中央苏区、革命老区优惠政策,强化潮漳合作,推动潮州港疏港铁路、澄饶联围整治等重大工程事项落实,加快推进华瀛粤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华丰潮州闽粤经济合作区LNG储配站(二期)、中天华丰丙烷脱氢等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启动建设。抓住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设立建设的契机,加快推动高铁新城等启动区开发建设。强化汕潮揭同城化合作,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内连外通、产业互补发展、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快潮州新区韩东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韩东新城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完善跨江交通,加快推进韩东新城防洪综合整治、中部片区路网、省道S231线文祠至意溪段、潮州东大道和砚峰路、北山路等项目建设,打通新城的发展脉络。加快凤泉湖高新区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园区一期项目实现投产,全力推进园区二期征地拆迁,加快中山大道及支路建设,完善幼儿园、医疗诊所、农副产品市场、酒店、公寓、油气站等配套设施,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四)建设绿色美丽潮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更可持续发展。继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严格落实节能责任制,加大能效提升和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力度。推动陶瓷工业污染整治,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严格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全面完成省下达各项环保指标任务。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枫江和黄冈河流域水质达标方案,推进枫江整治二期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土壤环境治理与修复地块项目库,实施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制度,全面推进土壤污染管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精准落地。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以县(区)为基本单元,适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3条控制线,启动编制市县级空间规划,加快“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进程。全力推进“创森”工作。继续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推进生态茶园修复、桉树林改造、营造林、水岸同治和古城区绿化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补齐“绿色短板”,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五)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实现更为开放发展。积极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全面落实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在空间管控、重大产业发展、滨海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海岸线、海域、海岛开发保护等领域的要求和举措,推动中国交建、中天能源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对外合作新平台。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全球经贸网络布局。加强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扩大潮州“一带一路”朋友圈,深入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推动外贸产业实现传统市场与“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同步推进,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发挥海外侨胞优势,支持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借助电商平台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大“线上海丝”贸易。加强双向投资促进。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优化吸引外资“软环境”,推动华都博览城项目、雅士利集团增资项目落地建设。引导本土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支持企业瞄准重点国家市场需求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健全“走出去”服务促进体系,建立境外投资信息发布、共享机制。打响国际化旅游品牌。加快打造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推进许驸马府片区和旧府衙片区综合整治、百家修百祠等项目建设,推动非遗民俗和演艺进景区,继续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广潮州“世界潮人旅游体验目的地”形象,提高潮州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全力增进人民福祉,让发展更有温度。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办好底线民生、扶贫济困、教育保障、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以及欠发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实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力度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推进市绵德幼儿园、市绵德小学等各级各类教育学校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市学校布局,适应“全面两孩”政策新增教育需求。推动暨南大学附属学校、华南师大附中动工建设,协调落实光正教育集团等合作办学。力争2018年底建成“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用好实名制登记管理系统、就业创业证信息系统和广东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举办好各类线上线下人力资源招聘活动,建设好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更充分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执行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巩固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大病保险工作机制,落实好对困难群体的医保倾斜政策,确保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提高到省要求标准、城镇特困人员不低于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发挥社保兜底功能。建设健康潮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协调推进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建设。巩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探索市城区组建医疗集团,潮安区、饶平县组建医疗共同体。提升县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强基创优“2+6”项目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力争实现养老床位达到每千名老人35张。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市、区、街、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三馆一站”的提档进级,组织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启动笔架山潮州宋窑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推动中国工艺美术城等项目落地建设。弘扬工匠精神,支持文化和工艺技术传承,打造知识型、创新型“工匠”,促使文化产业“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以“文化+”推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建设平安潮州。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平安潮州”三期视频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深入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继续开展产业扶贫,组织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行动,推进45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落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结带动,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全面实现政策性兜底保障,确保2018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全部相对贫困村出列、相对贫困人口100%脱贫。推动其他关键领域各项工作。坚决处理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物价调控、粮食保障、防灾减灾、综治信访等重点领域各项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继续推进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构建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全面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全力抓好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机制,推进消防安全整治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完善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