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和潮州歌册

( )

2007-10-07 18:03
发布单位:管理员
【浏览字体:

 

潮剧和潮州歌册

  潮剧与潮州歌册同是以潮州方言演唱、说唱的地方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流布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国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居住的地区,并随着华侨、华裔的足迹,传播到欧洲、美洲、澳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潮剧和潮州歌册内容同有历史故事、公案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官迫民反的故事、地方民间故事等,故事情节曲折动人。
  潮州歌册的传统本子,如《秦雪梅》、《双鹦鹉》、《刘龙图》等三百余部,多为清代末年民国时期潮州李万利、吴生记、吴瑞文堂等商号的木板印刷。说唱朗朗上口,深为潮汕人所喜爱,普及农妇渔妪,绣花织网时吟诵不辍,故而一直诵唱至今。
  鉴于斯,从清代至现在,不少潮剧团(班)的艺人,饶有兴趣地将潮州歌册的传统本子改编为潮剧剧本,搬上潮剧舞台。尤其是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初期的潮剧六大班(正顺、源正、三正、怡梨、玉梨、赛宝)中,三正班的名编剧谢吟先生,怡梨班的名编剧孙延章先生等纷纷从潮州歌册的传统本子改编出大型古装潮剧和锦出戏,如《刘明珠》、《鹦哥对唱》、《五凤朝阳》、《刘备招亲》等剧作。这不仅充实了潮剧剧目,而且到海内外演出受到潮剧观众的青睐,好评如潮,历演不衰,居多成为保留剧目、传统剧目,使潮剧这朵南国之花显得更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笔者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大型古装潮剧《陈北科上京》、《翁万达平南》,也是以潮州歌册为脚本写成的。搬上潮剧舞台之后,也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潮汕各地的诗人、作家,诸如陈觅、李昌松、李作辉先生,萧菲女士等,纷纷挥毫将潮剧和全国各地名剧改编为新潮州歌册,在潮汕各地的《汕头日报》、《工农兵》等报刊上发表,其时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白毛女》、《红灯记》、《红珊瑚》等20多部。这些新歌册与传统歌册一样,具有故事曲折新奇、语言通俗生动、音韵和谐顺口、诵唱起来吸引听众等特点。这些新歌册进入寻常百姓家,众多城乡中老年妇女非常喜爱,三五成群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说唱,唱者听者皆津津有味,其乐融融。
  潮剧与潮州歌册同是海内外潮人喜爱的文化艺术,只要热爱潮汕历史文化的剧作家、文化人敢于耗费心血将之互为改编,将会使潮人更能享受本土文化艺术,至于有人认为潮剧早已不景气,潮州歌册更是接近销声匿迹,在这方面花费汗水和心血有什么意义?笔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潮人毕竟是热爱家乡的,他们有着眷恋故里的情结,他们永远不会扬弃本土的文化艺术。因此,只要世界有潮人在,潮剧与潮州歌册就不会消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