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经济建设情况

2012-05-14 19:27
来源:本单位
【浏览字体:

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经济发展新思路,确定从1992年起到1995年实现经济翻一番的奋斗 目标,并提出重点开发建设一港(潮州港)、三区(潮州经济 开发试验区、饶平县台商投资试验区、潮安县庵埠经济开发试验区)、三大市场(潮州市城区中心市场、潮安县庵埠食品市场、饶平县粤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四 大基地(水果、水产、茶叶、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上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和大项目的工作任务。同时,制订了搞活国营工业、发展对外经济、搞活商品流通、 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和城市规划区土地管理五统一等五个政策措施。

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1.4亿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2年增长1.22倍,年 均递增17.3%;工农业总产值261.4亿元(不变 价),比1992年增长2.13倍,年均递增25.6%;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65.9亿元,比1992年增长5.4倍,年均递增45%,社会消费口零售总 额44.7亿元,比1992年增长1.73倍,年均递增22.2%;进出口总额12.08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4.7倍,年均递增41.6%;地方财 政收入3.75亿元,比1992年增长2.26倍,年均递增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1.41倍,年均递增 19.2%。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也从1992年的31.5∶44.5∶24转变为23.6∶44.7∶31.7。至1997年,全市有11家工业企业年 产值超亿元,比1992年增加8家。食品、陶瓷、服装、电子四大支柱工业的产值达13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9%1997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 9.09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34.5%;进口总额2.99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2.9倍,年均递增31.3%三资项目 812个,合同利用外资1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相当于前13年总和的13.3倍。

1997年,全市共接待旅客27.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1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176万美元,均 比1992年成倍增长。1997年底,全市各项存款余额 115.9亿元,比1992年增长2.35倍,年均递增27.4%,各项贷款余额115.4亿元,比1992年增长2.33倍,年均递增27.2%。顺利 实施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了各级财政关系,实现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和收支平衡。1997年,地方财政收入3.75亿元,比1992年增长2.26倍,年均递 增26.7%。完成工商税收总收入8.4亿元,比1992年增长2.52倍,年均递增28.6%。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覆盖率分别为68.7% 61.7%44.5%,初步形成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调剂、统一管理的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亿元,比1997年增长48.4%,年均增长8.2%;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8698元,比1997年增长42.4%,年均增 长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1亿元,比1997年增长28%,年均增长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3亿元,比1997年增长 49.1%(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8.3%;可支配财力10.9亿元,比1997年增长67.6%,年均增长10.9%。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 18.5∶45.1∶36.4

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75.9亿元,比1997年增长64.3%,年均增长10.4%。其中非 公有制经济实现的产值占90.6%2002年,全市拥 有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农业龙头企业7家。在遇到历史罕见旱灾和农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仍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含副 业)55.2亿元,比1997年增长4.7%,年均增长1%200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1亿元,比1997年增长226.9%,年均增长 26.7%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亿元,比1997年增长65.3%,年均增长10.6%;出口总额8.12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 13.3%,年均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2002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8亿元,比1997年增长69.1%,年均增长 11.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7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39.1%18.9 %。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0.4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2.6平方米,分别比1997年增长48.8%17.5%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9亿元,   三大产业结构从2002年的14.4∶49.5∶36.1调整优化为11.9∶53.1∶3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亿元,比2002年增长一 倍多,年均递增20.2%。各项税收总额26.9亿元,其中国税收入18.4亿元,地税收入8.5亿元,年均递增30.1%20.3%。全市金融机构本 外币存款余额3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7亿元,年均递增16.8%6.7%。农业总产值59.6亿元。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家,年销售收入 34.5亿元,带动农户近7万户,户均增收1300多元。全市无公害农(渔)产品生产基地75个;水果、茶叶、蔬菜、花卉种植面积及效益不断提高;建立了 柘林湾以网箱养殖为主的优质鱼类生产基地。人工鱼礁建设、伏季休渔等修复渔业资源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业总产值5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3亿 元,年均递增11.7%27%;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34%,比2002年提高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24家,比2002年增加274家。其 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66家,超5亿元的6家,超10亿元的5家。规模以上七大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2005 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6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82亿元,年均递增14.8%14.6%。现代流通业、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年均递增12.2%

2010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为559.2亿元,年均增长13.1%。至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两万 元,年均增长 1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25亿元,年均增长 21.9%。投资、消费、出口协调驱动,年均分别增长13.4%19%9.9%。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2:56.3:36.5, 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提高至4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城乡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 数达到39.1万人,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39.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9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6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 5%;第二产业增加值364.1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 值235.6亿元,增长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亿元,增长17.3%;税收总额65.5亿元(不含海关代征税),增长19.3%;进出口 总额41.8亿美元,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7亿元,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664元,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87元,增长22.2%

潮州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潮州菜之乡、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等 称号,是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服装跨国采购基地。2011年,潮州市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共建首个中国陶瓷出口基地,陶瓷产业申获第一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城市建设情况

 

为了适应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和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城市规划从原来62平方公里扩大到 100平方公里,开辟经济开发试验区,保护老城区、 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决策,对城市规划控制区内土地管理实行五统一。饶平县和潮安县也仿照市的做法,全面实施了土地管理五统一。土地管理五统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带动了城市的开发建设,全市迅速掀起了土地开发、房产建设的热潮。省经济技术协作发展总公司率先与市地产公司合作,投资5亿元开发建设潮 州大道和两侧新区及经济开发试验区;海内外实业界也初步达成一批亿元以上和数千万的投资开发合同和协议。市委市政府办公新址、市经济开发试验区和潮州大道 于9月底破土动工,拉开了新城区建设的序幕。

1992年,国道324线饶平路段扩建工程、潮汕、安黄、安揭三路出境公路的拓宽改造工程竣工;市区桥东、 庵埠文里、饶平新丰三座11万伏输变电站建成;桥东火力 电厂扩容工程和3座小水电站竣工投产。榕穗光缆、粤东数字微波工程已完工,移动电话、长途2000线工程和饶平3000门程控电话投入使用;市区和潮安 2.8万门的程控电话部分陆续开通。

19931997年,全市新建、扩建市场39座,面积26万平方米,相当于原有市场面积的总和。1993 1997年,全市累计投资60多亿元用于水利、交通、 能源、通信及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洪治涝、除险加固为重点,累计投资5.2亿元,整治加固江海堤围总长194.5公里,除险加固水库143座、水 闸39座,修建防渗渠系21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5.8平方公里,改造低产田8.2万亩。公路建设累计投资15.63亿元,新建公路里程404公里,公 路密度也从每百平方公里44公里增至58公里;国道、省道等主干公路基本实现水泥或沥青路面,实现镇镇通公路;908个管理区通公路,占97.5%。潮州 港经国务院批准为独立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潮州港口大道铁铺至钱东路段建成通车,码头、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理顺了电力体制,建成与省联网的供电体 系,新建扩建220千伏输变电站2座,110千伏输变电站4座,新架设220千伏输电线路53.7公里。建成凤城火力发电厂和一批小水电站,累计投资10 亿多元。建成程控电话本地网、移动电话通信网和邮政通信网,1997年,全市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5.7万门,装机23.9万户,分别比1992年 增长4.5倍和5.1倍,城乡电话普及率达12.15%,实现了邮电通信建设适度超前发展。累计投入10多亿元进行新城区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了中心干道潮 州大道、新洋路和一批一支干道,配套了供电、供水、通信、排污等基础设施,兴建了一批高层楼宇,市委、市政府及一批党政机关迁入新城区办公;建成了奎元住 宅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商场等公共设施;新辟了口岸路、城新西路,拓宽了枫春路、东山路和枫溪广场,重点路段沿街楼宇安装了灯饰,扩建了日产20万吨的竹 竿山水厂,整治了三利溪和二支渠。潮州新城区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

19982002年,全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174亿元。完成韩江南北堤达标加固等一批水利工程,潮州供 水枢纽工程已经动工;实现村村通公路、镇镇通公路的目 标,。汕汾高速公路潮州支线延长线建成通车,潮汕公路潮州路段拓宽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改造农村电网收到较好效果,农村住宅电价降至每千瓦时0.79元。 2002年全市用电量19亿千瓦时,比1997年增长一倍多;全市固定电话用户5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42%,比1997年提 高30个百分点;新建和扩建新桥东路、绿榕路、西园路等一批市区主干道路,建成潮州火车站综合楼和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建设了滨江长廊,整治扩建了韩文 公祠和开元寺景区,修复许驸马府、甲第巷街区等古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1%,韩江、黄冈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潮安县城、饶平县城和 一批中心城镇的规划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

生态建设。20032005年,潮州市国土资源管理坚决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区五个不准规定,实现年度耕 地占补平衡,三年累计补充耕地5122亩;完成潮 州供水枢纽、大唐电厂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工作,办理城中村土地登记25742宗、161万平方米,开展韩江、黄冈河、枫江流域环境和排污企业的综合 整治,建设项目全面落实环评制度,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城市水域 功能区、主要干流韩江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近海功能区等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连续五年在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加快以韩江流域水源涵养 林、沿海防护林、生物防火林带为重点的林业建设,森林覆盖率达60.3%,创建了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5个省级生态示范园(村),韩江两岸关闭采石场基 本完成平面迹地的整治复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初步控制。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7.6亿元,三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22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共 148项,完成总投资105.88亿元。全市列入省城乡 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项目14宗,总投资约6.1亿元,已动工11宗,累计完成投资3.06亿元。韩江东岸市区段防洪工程和秋西堤、东厢堤达标加固工程已完 成。韩江潮州供水枢纽实现下闸蓄水。解决农村15.28万人饮水难工程、沿海6镇供水工程基本完成。大唐三百门电厂首期2×60万千瓦燃煤机组建成投产, 凤凰水电厂扩容改造、城市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顺利完成,2005年全市供电量33亿千瓦时,年均递增19.6%;欧华能源成功在新加坡上市,潮州市 与中海油总公司签订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天然气储罐、城市管道燃气等方面进行合作。20032005年全市投资21亿元,新改建一级公路28.5公 里,二级公路185.5公里,新改建县通镇公路62.8公里、镇通村公路1207.9公里。至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939.2公里,每百平方公 里公路密度62.9公里,分别比2002年增加66.1公里和2.1公里;港口新增吞吐能力240万吨,全市年末机动车辆拥有量44.4万辆。建设了人民 广场、文化公园、厦寺公园、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桥东水厂二期工程和汕汾高速公路延长线绿化工程,新建、改建了潮州大道、枫春 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新增开放式活动场所约1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覆盖面积121.39公顷。潮安、饶平县城区及城镇建设也稳步推进。,邮电业务总量 24.35亿元,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6万门,移动电话装机总容量156万门,固定电话、小灵通、移动电话、互联网络总用户分别为64.617.3 126.127.3万户。建设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市电子政务专网、市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和潮州信用网等一批项目,教育、农业、山区、 企业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57.31

民心工程。广东省韩江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是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为粤东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韩江潮州供水枢纽位于潮州市城区韩江下游约4 公里处的 东西两溪口附近,是水利部批复的《韩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综合整治开发规划纲要》总体布局方案中确定的一座大型供水枢纽工程、是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实施水 资源统一调配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调配东、西、北溪水资源为主,结合发电,兼顾航运、水环境保护等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结合河口五闸控制运用,可有效调 配东、西、北溪水量,改善供水条件,缓解韩江下游三角洲及邻近地区城镇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工程性缺水的矛盾,为潮州、汕头、揭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供 水保障。同时,可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电、改善通航条件,美化水环境。2002228日,广东省韩江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在韩江西溪右岸坝址举行奠基仪式。 928日,工程正式开工,晚上830分西溪围堰合龙成功。截止200512月底,工程投资约10亿元,占工程任务的70%,投资控制保持在较好范 围。2005929日下闸蓄水、109日船闸通航、1213日首台机组并网试运行,取得了供水、发电和改善航运、水环境等综合效益。



附件: